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创新发展模式获点赞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6-27 16:52:17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2017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给予督查激励的通报,上海市、江西省、福建省、河南省、重庆市、四川省6省市在积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内贸流通体系改革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及落实外资政策措施成效明显。通报称,2018年将对上海等6省市优先支持其行政区域内1家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或调整区位。

作为此次激励通报的对象,上海成效显著。以智慧商圈建设为抓手的实体商业转型促进机制、“三共三互”的区域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全链条、跨区域的物流标准化体系、以商务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等8项上海内贸改革试点成果列入全国复制推广经验,数量居试点城市首位。

2018年,上海市制定了《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着力实施新消费引领、商业地标重塑、老字号重振、消费品牌集聚、消费名片擦亮、会商旅文体联动、消费总动员和消费环境优化等八个专项行动。

为在内贸流通领域扩大消费,推进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上海市采取了举办上海购物节,发布《上海市智慧商圈建设指南》,制定智慧商圈建设评估标准,推进开展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试点,设立9个“夜上海特色消费示范区”,推动加快8个跨境电商示范园区错位发展,实施《上海优礼行动计划(2016~2018)》等多项措施。

在服务贸易领域,上海2017年实现服务贸易总额10212.7亿元人民币,规模排名全国第一;服务贸服务贸易占全市对外贸易的比重也提高至3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15个百分点。

近年来,上海服务贸易的发展聚焦上海“五个中心”的城市定位,聚焦“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倡议,在邮轮旅游基地建设、医药研发、技术贸易、服务外包以及海外交流合作等领域创新出了“上海方案”与“上海经验”。

上海通过“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建设,邮轮旅游市场规模逐步增长。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为核心发展区域,成功引进各类邮轮企业20余家,并通过国内首个邮轮产业基金给予支持,上海国际邮轮旅游服务中心正式成立,推动邮轮延误综合保险覆盖范围,开展邮轮融资租赁,邮轮保险、邮轮船供等模式创新,推行“自主通关、智能分类、风险选查”的智能化旅检通关模式,打造高效便捷的邮轮通关体系,设立国际邮轮港专用性保税仓库,将通关时间由1周缩短为2天,并将每小时通关能力提升至2500人次。

邮轮旅游便利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7年上海港靠泊邮轮512艘次,邮轮旅客吞吐量近300万人次。

在外贸领域,上海市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7年,全市货物贸易进出口32237.8亿元人民币,列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12.5%,增速创2011年以来最好。其中,出口13120.3亿元人民币,列全国第3位,同比增长8.4%;进口1917.5亿元人民币,列全国第2位。

上海外贸呈现继续回稳向好的喜人态势与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密不可分。2009年,上海市成立上海市贸易便利化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协调解决本市贸易便利化工作,分管副市长每年召开联席会议,市商务委为牵头单位。制度实施以来,通过在自贸试验区实施与国际对标的便利化措施、对进出口各环节时限进行压缩、聚焦解决重点问题提升企业感受度等举措,在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方面获得显著成效。2017年,上海又把自贸试验区作为对接WTO贸易便利化协定的最重要载体,再造一系列监管流程。

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上海逐渐利用外资进一步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加快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升级,其中,以总部经济项目为主的商务服务业和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服务业继续实现正增长。2017年,上海新设外资项目3950个,合同外资401.94亿美元,实到外资170.08亿美元,完成了170亿美元的年初目标。

相关推荐
上海邀请入境游客一起推广“China Travel”

第36届上海旅游节在9月迎来“经典活动季”。作为经典节目之一的大巡游活动,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支表演团队参与,这些境外表演者同时也是入境游客,他们在表演之余探索城市风光、与热情友好的中国民众开展人文交流。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鄂尔多斯市从“资源依赖”到“创新引领”的转型突围

近年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在创新发展赛道上持续发力,以政策创新破解发展瓶颈、以企业主体汇聚发展动能、以人才战略筑牢发展根基,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向创新驱动转型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