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首届香港“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开幕

来源:国际在线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6-28 17:09:32

为期三天的首届香港“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27日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开幕;“一带一路”农食品产业及贸易高峰论坛也同期举行。本次展会吸引了全球逾3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和领事馆设立展区,共拓“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和食品的交流和贸易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合作内容。如今,农业发展已经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农业和食品产业国际合作也成为沿线国家的共同诉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首届香港“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组委会名誉主席谭耀宗在“一带一路”农食品产业及贸易高峰论坛致辞时表示,本次论坛与首届香港“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同期举行意义重大,“本次论坛与首届香港‘一带一路’国际食品展同期举行,不但为‘一带一路’区域内的农食品贸易提供了国际合作平台,更为有意拓展‘一带一路’市场的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对接的机会,可以直接与多国的政府和企业代表探讨、磋商有关事宜,拓展网络发展商机,共同促进贸易畅通。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将香港打造成‘一带一路’农食品国际商贸平台,为香港、为国家、为‘一带一路’区域及全球的农业和食品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联席主席严彬在论坛致辞时说,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历史,农业和食品这些有着人类共同兴趣点的主题可以更贴近社会大众,推进国际和地区的民心相通。严彬同时强调,绿色健康的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势在必行,“民以食为天,食材的绿色健康是最重要的基础。越来越多国家的社会大众正在经历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健康的过程,但是环境污染和气候恶化使我们日常饮食的食材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而从科技到理念,我们都需要绿色健康的现代农业体系,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片面追求当下利润,要有长远健康(的理念),为健康的生活、为子孙后代的传承负起责任。”

本次系列活动旨在深化农业和食品产业合作,建立沟通机制,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也有利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实现平衡发展、互利共赢。在本次展会和论坛上,来自格鲁吉亚、柬埔寨、阿尔巴尼亚、立陶宛、津巴布韦5个“一带一路”国家的农业或贸易部长来到现场并担任演讲嘉宾。其中,格鲁吉亚代表的发言代表了参与国家的共同心声,“很荣幸在此参加如此重要的活动,我相信这个活动将把我们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紧紧相连,并促进贸易的新发展。”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