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农妆”换新颜 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河南样本”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7-03 16:07:53

新华丝路网郑州7月3日电(记者李文哲)因状似玉米,河南省会郑州地标性建筑——千玺广场,被河南人亲切称作“大玉米”。玉米金黄饱满、粒多味甜,这个称呼也呼应了河南作为“中国粮仓”“国人厨房”的地位和形象。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千玺广场就会变身灿烂的“金玉米”,周边各类现代金融机构建筑、繁华商业场景、游人如织景象,不时提醒人们,这里已不是传统的农耕河南。搭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近年来,河南发挥居中区位优势,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新兴经济,内陆开放高地正在加速崛起。

交通物流枢纽连接世界

交通是贸易发展的血脉与动力。河南地处中原腹地,近年来,依托开放互联,形成了海、陆、空、网“四位一体”的物流通道体系,成为“一带一路”交汇处的重要中转站,越来越多国际知名物流集成商和跨境企业云聚郑州。

2013年,刚刚成立不久的河南民航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在得知卢森堡政府出让卢货航股权的消息后,马上投入调研考察,并与卢方积极接洽。经过艰苦谈判,当年11月,卢森堡政府正式宣布同意将卢货航35%的股权出售给河南航投。

在以郑州机场为亚太枢纽、以卢森堡机场为欧美枢纽的“双枢纽”战略推动下,2017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243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3万吨,跃居中部地区“双第一”。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由2013年的25.6万吨提升至50.3万吨,跻身全球机场前50强,基本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成为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航空门户。

来往穿梭的飞机架起“空中丝绸之路”,“钢铁驼队”——中欧班列(郑州)则开出“陆上丝绸之路”。目前,中欧班列(郑州)已实现每周“八去八回”、往返满载、均衡对开的常态化开行,累计开行总量突破1000班,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的24个国家121个城市,境内合作伙伴达21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780多家。

搭乘中欧班列(郑州)运送玫瑰花苗的河南南阳文鲜月季科普基地总经理李付昌说:“班列上冷藏设施完善,非常有利于花木保鲜,与海运相比,搭乘班列能节省26天,更加方便快捷。”

随着桂郑欧班列打通中原腹地至西南的出海通道,郑州至青岛、连云港、天津开通铁海联运线路,直达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的“五定”国际出海班列开始运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得到有机衔接。

郑州正在成为继北上广之后新的国际邮件集散中心,中世国际、德莎国际等140余家国内外货代企业在郑运营。其中,国际货代企业达80余家,全球排名前10位的货代企业占到9家。

改革创新举措走在前列

培育引资竞争新优势,除了依托区位优势,还要对标国际标准,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高地。自由贸易试验区便是河南内陆开放的试验田。

由郑州片区率先推进的企业商事登记“三十五证合一”和电子营业执照如今已实现全省全领域覆盖。河南企业负责人使用电脑或者手机进入“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网上服务系统”后,依次完成在线实名注册、填写事项、自动生成标准文书、手机签名、提交审核等流程,无须再到现场提交纸质材料,即可拿到电子营业执照。

河南省工商局李东升表示,这个系统的核心是工商部门通过国家和省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公安部和省直各部门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企业办照“不用出门”,工商核准“不用见人”,从“面对面”线下办理到“键对键”线上办理模式进行转变。

据了解,在“多证合一”的基础上,河南省工商局梳理整合数十万条国民经济分类数据,采用身份信息认证、电子云签等手段,于2017年10月30日建成“河南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网上服务系统”。系统上线以来,已发放电子营业执照304万个,办理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21万件,出证时间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河南市场主体登记步入全程电子化时代。

截至2017年底,在河南自贸试验区160项改革任务中,“投资项目承诺制”“多证合一”“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等53项任务基本完成。为助推国际交通物流通道建设,今年来,河南自贸试验区实现“一单制”破题。凭借郑州国际陆港签发的多式联运提单,企业通过“提单质押+货物监管+担保”的方式,可由中国银行开立国际信用证,并提供相关国际贸易结算和融资服务。

围绕打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河南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适合中部地区发展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开封片区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形成了由8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70个三级指标和100个四级计算指标组成的营商环境指标体系。

河南省自贸办主任焦锦淼表示,河南自贸试验区已成为全省改革开放的领头羊、排头兵,包括“多证合一”、省级权限下放等很多改革创新举措,走在了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前列。

新兴经济发展迸发活力

河南是典型的内陆省份,不临海也不沿边。与改革开放后凭借区位优势迅速抢占发展先机的沿海省份相比,河南扩大贸易步履缓慢,不少内陆省份也陷入了同样的困局,以至于部分学者产生了对“中部塌陷”的担忧。然而,随着网络、交通、物流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内陆省份正迎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契机。

2012年,河南省会郑州成为全国首批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经过多年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河南对外开放的一张“亮丽名片”。自2017年开始,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每年5月10日在郑州举办。今年举办的第二届跨境电商大会,吸引了来自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等多个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物流公司的1600余名与会者参会。

“跨境电商避免了过去只有沿海城市才具有发展国际贸易相对优势的情况,通过电子商务,就使整个信息交流的问题得到解决,所以会极大地释放内地的一些出口能力,也可以满足内地对一些具有优势产品的消费。”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席龙永图在第二届跨境电商大会上说。

在郑州中大门O2O保税直购体验中心,郑州市民王兴琛挑选了几盒韩国面膜和欧洲化妆品。她走到收银台,刷一下身份证,等候2分钟,提走了货物。“海外代购没有十天半个月拿不到货,这里很快,还有国家把关,商品质量靠谱。”王兴琛说。

王兴琛感觉到快,离不开郑州海关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实现了“秒通关”。“保税备货模式,有效解决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关务申报、税收征管、质量监督、物流服务等系统性难题。”郑州海关驻经开区办事处主任兰磊说,通关能力从3单/秒提升到了50单/秒,日峰值处理能力可达500万单,实际运行中一天最多处理过320万单。

据郑州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核心区的运营主体河南保税集团总裁徐平介绍,目前,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备案的企业达1100多家,进口货源地覆盖63个国家,出口地覆盖185个国家。聚美优品、网易考拉、小红书、唯品会等多家电商云集于此,服务3557万全球终端消费者。2017年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包裹量达7465.94万单,货值100.93亿元,同比增长62.24%。

内陆开放高地加速崛起

在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中,河南不断摸索着可复制推广的特色经验,昔日的内陆腹地正在成为对外开放高地,也引起各国驻华使节的浓厚兴趣。

今年4月中旬,外交部在北京举行河南全球推介活动,向世界讲述和传播新时代河南对外开放的故事。活动结束没多久,卢森堡旅游签证(郑州)便捷服务平台揭牌,郑州成为国内第三个能够办理卢森堡签证的城市,意味着河南人在家门口就可以轻松办理赴卢森堡的申根签证,舒心畅游26个申根国家,相比于以往远赴北京、上海等地办证,可以人均节省1500元开支。

紧接着在6月27日,河南首个大型涉外服务综合体——河南卢森堡中心开工建设,这是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河南联络世界的“国际客厅”,提供全方位的高端专业涉外服务。

据了解,河南卢森堡中心规划建设用地193亩,建筑面积约38.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54亿元,计划于2021年竣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商务办公、会议展览、商业设施、国际公寓等,主要功能包括外事签证服务中心、国际商务金融总部中心、国际高端专业服务业中心、河南省外事服务中心、郑州涉外生活服务中心等。

不仅仅是卢森堡。目前,由中方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意大利中心”项目正在选址考察。项目建成后,将作为中意两国在河南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开放窗口和重要场所。意大利马尔凯大区中国代表处主任克里斯蒂亚诺·瓦罗蒂表示,河南近年来发展变化很大,作为意大利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地区,马尔凯大区希望成为河南的战略合作伙伴。

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省实际吸收外资172.2亿美元,省外资金9106.8亿元;货物进出口5232.8亿元,居中西部第一、全国第十;口岸全年进口肉类3.85万吨、货值5.85亿元,成为全国进口量最大、货源国最多、品种最全的内陆肉类口岸。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市场主体总量达503.2万户,居全国第五位、中部六省第一位。

河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以“古”闻名的河南,正以“新”出彩,河南将着力在更高层次上构建开放创新平台,加快链接全球经济资源,让中原更加出彩。

相关推荐
巨石的重量——中白工业园案例故事

位于明斯克东郊的中白工业园, 在2010年由中白两国领导人共同提议建立,它是白俄罗斯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享有“一带一路”明珠项目美誉。其所在地明斯克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连接着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两大消费市场,是欧亚大陆交通物流枢纽。

哈俄毗邻州区计划合作建设交通物流枢纽和跨境工业园区

俄罗斯鄂木斯克州州长布尔科夫当天与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州长阿克萨卡洛夫会晤时,提议双方共建交通物流枢纽和跨境工业园区。布表示,双方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利用现有公、铁线路以及额尔齐斯河-北冰洋的河运水道,共同建立交通物流枢纽。

中卫: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强势崛起

从曾经的大桥梦、火车梦,到现在的空港梦、高铁梦,“十三五”时期的中卫正在以一次次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梦圆”,打破交通桎梏、重塑丝绸之路经济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