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库布其治沙——中国特色的治沙路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8-07-18 14:55:28

图为库布其穿沙公路航拍(杨承昊摄)

图为库布其穿沙公路航拍(杨承昊摄)

新华丝路网呼和浩特7月18日电(侯倩)电天空高远湛蓝,阳光明媚和煦,昔日沉寂荒芜的沙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传统概念里面,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沙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在欠发达的沙漠地区建设生态文明、走一条环境与发展双赢的道路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治沙模式正用“变征服沙漠为善待沙漠”演绎着这场前所未用的生动实践。

沙漠生态修复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库布其的治沙之路一开始就不好走。

沙丘高大雄浑,终年移动不止。偶有顽强存活的树木,没多久也被沙埋了半截只露树梢了。这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前身写照,狂风肆虐,黄沙漫卷,800公里以外的北京、天津、河北饱受沙尘暴之苦。

小小一粒沙,困住了居住在库布其沙漠的人们,沙逼人退的悲剧一直上演。沙漠里没路,骆驼是当时唯一交通工具。多少个孕妇和阑尾炎的人因不能及时请回医生死在了沙漠里。

决不能被沙困住,修路,成了大家的共识。走出去,才能看到发展的希望。

1997年6月,穿沙公路开工建设。在库布其沙漠沉寂的人们,开始了对恶劣自然的抗争和探索。杭锦旗的干部职工、当地企业、普通老百姓,都加入到筑路大军中。一夜风沙,刚打好的路基就找不见了;路两旁春天种下的幼苗,夏天就枯死了;修路工人“沙子拌饭”是家常便饭。反复的尝试,不断的失败,这条路走得艰难。

1999年,穿沙公路三级油路全线贯通。今日,穿沙公路周边的人工林、飞播林、网格沙障和绿草铺展开的的油绿画卷,平静诉说着库布其的生态巨变。

种树固沙,一寸寸绿了沙漠。艰辛探索,土壤初步得到了改良。产业基础,逐步显现。

甘草,这种生长于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的中草药,是库布其沙产业的起步。固氮量大、改良土壤效果明显,甘草治沙将大面积的沙漠变为有机土壤,甘草、肉苁蓉产业链由此产生。

改良后的沙地没有辜负沙漠里丰富的光、热资源,以大棚和节水灌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应运而生,沙漠西瓜、沙漠黄瓜、沙漠西红柿等有机蔬果是库布其的“味道”。

除了农业,光、热、沙地资源让沙漠光伏发电成为了库布其荒漠化防治工作中的明星。“治沙+发电+种植+养殖+扶贫”,大漠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整齐的发电板,一望无际。“嘎嘎咯咯”叫的鹅在光伏板下集体觅食,热闹非常。周边的贫困户转租沙地或以沙漠入股,种养殖、清洗光伏电板,由此有了可观的固定收入。

生态、能源与贫困户的良性互动,结束了库布其干燥炎热、光照强度大、时间长的梦魇。

租用农牧民未利用的荒地进行建设,库布其不再是沙漠的代名词,规模化改良后形成的有机土壤,种植的紫花苜蓿等优良有机饲料润泽了骑士、邦成等大批企业。动物粪便腐熟后还田,实现土壤改良良性循环。乳业全产业链发展在沙地上节节开花,邦成农业的有机蔬菜产业、马产业、治沙事业环环相扣,扎实的防风固沙体系改善了生态环境,依托马文化发展的旅游业经济效益显著,带动效应明显。

在防风固沙进程中,逆向拉动产业的那些固沙植物熠熠生辉。沙柳人造板、重组木、颗粒饲料、沙棘山杏食品、保健品等产业,逆向拉动了生态建设。其中,沙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生长在盐碱地、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枝条丛生不怕沙压、固沙造林能力优秀,是“三北防护林”的首选之一。库布其的人们探索从没止步,利用沙柳这种再生性很强的沙生灌木,在有效治理沙地基础上,通过沙柳综合利用加工,经过脱皮、碾压、切丝、改变特性、干燥等过程,压制成具有耐腐蚀、耐高压、防火、防水等性能的沙柳重组木绿色环保建材,作为家具、建造木结构式节能住宅等的原材料,沙柳已从固沙植物升级为高附加值植物,成为风水梁产业链主角之一。

站在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的观景台远望,一半住人、一半养兔的4000栋农舍整齐划一,描绘出这个产业小镇的基本轮廓。从沙柳到獭兔,从生态链到生物链,从产品链到产业链,东达蒙古王集团为“沙产业精准扶贫”构建了全部耦合的产业循环,环环相扣,换来了脱贫户家产的节节攀高。来自全国12个省区的农牧民来这里创业发展,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锁住了沙的基础上,原生态的沙漠,无限吸引着游客。离北京最近的沙漠响沙湾是国内首个沙漠旅游度假景区,这里沙丘连绵不绝,一望无际。2011年响沙湾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观赏游玩。2017年接待游客91万人,收入超过2亿元。

库布其沙漠已是京津冀、晋陕宁等地区很多户外徒步、沙漠汽车越野者的钟爱之地。沙漠经济先导区建成后,贯通5A级景区响沙湾,4A级景区恩格贝、银肯塔拉,将形成与沿黄河经济带又一个特色经济发展组团——库布其沙漠经济带。

在库布其七星湖周边的农牧民,随着沙漠旅游的日益红火,近1500户农牧民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服务业,户均年收入10 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500多户农牧民实行标准化养殖和规模化种植,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多年的库布其治沙实践中,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并驾齐驱,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守护着绿水青山的人,看到了金山银山,于是更加坚定。守护着绿色产业的人,深知来路艰辛,更不敢有丝毫懈怠。防沙治沙,生态改善,产业发展,民生改善。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库布其绿色事业,追逐绿色中国梦。

相关推荐
安徽固镇:打造特色滨水园林 .绽放城市生态之美

安徽省固镇县依托浍水资源,通过生态修复、岸线梳理、坑塘整治、景观园建等工程,构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打造绿色、和谐、休闲的特色滨水园林。

合肥开建生态湿地蓄洪区“城湖共生”答卷日益完善

近日,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开工建设。一座持续成长的城市,和与它相伴共生的大湖,应该如何相处?合肥,这座环抱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大湖名城”,正在探寻问题的答案。

安徽萧县:持续发力推动石质山攻坚示范区建设上水平

今年以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在全面启动“五大森林行动”,实施石质山生态修复1450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生态修复8600亩,剩余工程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