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冰上丝路”开辟亚欧合作新捷径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07-23 09:19:49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杨定都、刘羊旸、李骥志)一艘俄罗斯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通过北极东北航道于19日抵达江苏如东,首次将北极地区亚马尔项目出产的液化天然气交付中国石油。这标志着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取得新进展。 分析认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将带动北极能源开发和航道发展,促进中俄能源合作,还将缩短东亚同欧洲之间的运输距离,为亚欧合作开辟一条新捷径。 

“冰丝”建设典范 

亚马尔项目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在俄罗斯实施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 

深入北极圈的亚马尔半岛拥有全世界最丰富的天然气储备,但是因地理和气候原因成为最难开采的气田之一。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让开采亚马尔冰封的能源成为可能,而中资企业成为这个高难度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重要力量。 

据介绍,亚马尔项目的天然气可采储量达到1.3万亿立方米,凝析油可采储量6000万吨;项目预计将建成3条年产量550万吨液化天然气生产线,其中第一条生产线已于2017年12月投产。 

根据协议,在亚马尔项目第二、第三条生产线投产后,中国石油将从2019年起,每年进口亚马尔项目300万吨液化天然气。该项目将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发展,同时有助于加快推进中国能源结构优化。 

观察人士认为,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可以充分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北极事务专家亚历山大·皮利亚索夫说,“俄罗斯十分了解北极海陆资源和自然环境特点,而中国拥有强大的建设和投资能力”。 

对接“北极走廊” 

“冰上丝绸之路”不仅开启了北极资源宝库,还开辟了一条通往欧洲的捷径,在极大缩短航程和节约航运成本的同时,还能降低航运安全风险,由此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并激发亚欧大陆的贸易潜力。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吴大辉指出,北极航道是连接中国与欧盟国家的最短航线,相比传统航线,可缩短大约三分之一航程。 

安全因素是“冰上丝绸之路”的另一大优势。中东、南亚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稳,威胁传统航线船运安全。北极航道虽然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但海盗、恐怖袭击和战争威胁的风险较小,尤其是北极东北航道,主要经过俄罗斯北部海域的临岸地区,安全更有保障。 

此外,北欧国家热切希望提升与东亚的互联互通,他们提出的“北极走廊”计划与“冰上丝绸之路”不谋而合。芬兰、挪威等国计划投资至少30亿欧元,建设一条从欧洲内陆经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通往挪威东北端希尔克内斯港的铁路线,在那里与“冰上丝绸之路”会合。 

一旦航道通畅,来自东亚的货物,可经“冰上丝绸之路”穿过北冰洋运抵北欧,再经“北极走廊”的港口和铁路网输往欧洲各地。北欧在欧亚物流通道中的地位将从目前的“末梢”转变为“门户”。 

芬兰从去年5月起担任北极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曾多次表态欢迎中国参与北极事务。芬兰总统尼尼斯托表示,《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提出与各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在这一领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