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全力以赴冲刺一流博览会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7-31 19:17:3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由商务部和上海市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备受关注。随着进口博览会进入开展100天倒计时,各项筹备工作目前已进入“冲刺”阶段。上海会以何种姿态迎接这场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大型进口博览会,全球都在期待。

筹备工作顺利高效

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7月27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倒计时100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国际盛会意义重大,其不仅是我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之一,更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和行动。虽然企业招展工作现在已经结束,但仍有几万家企业表示想要参展,招展成果远超预期。

作为主办城市,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把举办进口博览会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记者从进口博览会上海城市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根据筹委会的部署,上海市主要负责进口博览会城市服务保障,同时做好上海交易组织有关工作。此前,上海市用8年时间筹备世博会,而此次进口博览会只留给18个月的筹备时间,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进口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高效,实现了阶段性目标,为将进口博览会办成国际一流展会打下了良好基础。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发布会上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预计首届进口博览会将吸引40万左右的参展人员,还有15万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截至7月25日,上海报名参加采购的企业(单位)已超过预计的11000家,注册专业观众已近5万人。

据吴清介绍,按照进口博览会交易组织工作的部署,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上海着眼精准对接、有效采购,已经组建上海交易团,构建了“2+4+18”的交易组织体系。其中“2”指的是“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的线上线下两大平台,“4”指的是跨境进口电商联盟、展示展销服务联盟、大型零售采购商联盟、综合贸易服务联盟四大联盟,“18”则是指包括16个区分团、国资分团、服务贸易分团在内的18个交易分团。

全力抓好最后冲刺

谈及下一步工作打算,进口博览会城市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尚玉英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推广好的做法,弘扬好的作风,围绕《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总任务书》确定的170项城市服务保障任务,全力抓好冲刺阶段各项筹备工作。

“进口成交量是进口博览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进口博览会成效的重要标尺。”尚玉英介绍说,接下来,上海将根据时间节点抓紧做好专业观众预登记和审核工作,8月底前基本实现招商目标;同时,着力打造“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争取为参展商“参展一周、服务一年”,促进“展品”变“商品”,让更多的优质商品和服务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为打造“永不落幕的进口博览会”作出努力。

另外,吴清还特别对“6天+365天”一站式交易促进平台功能作了更具体的阐述。据他介绍,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线上商品展示、线上交易撮合、政策法规资讯、电子商铺和交易咨询与服务。根据博览会实施方案,后期线下平台将遴选一批优质的、具有常年展示交易功能的平台,在6天的正式展会之外,继续推进展示、交易、服务一体化,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专业贸易平台、国别商品中心等,让参展商、采购商在这个平台上精准对接,最终实现让更多的优质企业、优质商品、优质服务更加便捷地进入中国市场的目标。

同时,针对进口博览会期间将产生的巨大客流量以及由此产生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求,上海市也制定了多措并举的方案。吴清用“精益求精”来形容城市保障工作,他说:“要让境内外的参展人员得到愉快的体验,感受到合适的温度,留下美好的记忆,希望来了就不想走,来了还想来!”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