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贵州农交会签约逾55亿元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14 16:54:54

近日,由贵州省政府主办、贵州省农委、省投资促进局共同承办的以“贵山贵水出山珍·优质高效兴乡村”为主题的2018中国·贵阳国际特色农产品交易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会上,共达成合作项目23个,项目签约投资金额553380万元。

据了解,此次签约项目涉及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现代物流等领域,为贵州省重点支持发展的大产业,也是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让贵州发展山地农业颇具优势。贵州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些产业逐步在全国占据一定优势地位,茶园、辣椒、薏苡、火龙果和刺梨种植规模居全国首位,马铃薯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二位,中药材、荞麦种植规模居全国第三位,蓝莓种植规模和大鲵存池数居全国第四位,贵州省已成为我国以夏秋蔬菜为主的产业大省之一。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突破口和主渠道。

贵州省农委主任助理诸云强在会上介绍了贵州省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情况及产业脱贫攻坚情况。“贵州农业以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为建设目标,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为建设方向,立足生态、气候和资源优势,发挥面向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南亚市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食用菌)、茶叶、马铃薯、中药材、精品水果、生态畜牧业、冷水鱼和特色杂粮等8大优势特色产业,已初步建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带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山区特色农业发展优势区。”

据悉,近年来随着贵州交通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黔货“走”出大山,流向百姓的餐桌。如今,无公害、绿色、有机已成为贵州农产品的靓丽标签。

目前,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面积3233.6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00个;有机食品认证面积累计144.2万亩,位列全国第2位;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共计48个贵州农产品知名品牌在不断培育形成。

随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的提升,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生态优势的不断显现,贵州在生态、资源、产业、政策等农业的吸引力、竞争力得到不断彰显。未来,大数据技术和农业相结合将赋予改变农业从田间到餐桌的整个链条,比如推动精细化农业、实现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云)、打开企业“黑箱”推动并购重组等,“大数据+农业”或将重新定义农业。

会上,黔南州、纳雍县、安龙县农业畜牧部门分别就当地优势特色农业项目进行推介,签约企业代表和在黔投资企业代表也在现场作了交流发言。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贵州开行首趟中老跨境货物列车汽车专列

10月28日10时许,一列装载28台“贵州造”新能源客车的出口专列,从贵阳国际陆港都拉营站开出,预计7天后抵达老挝万象。这是贵州首次整列直发的中老班列,也是贵州本土生产的新能源客车首次出口老挝。

2024数博会发布10项领先科技成果

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领先科技成果发布会8月2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会上公布了10项领先科技成果和57项优秀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