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将推动务实合作项目落地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17 16:10:09

图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介绍相关情况

图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介绍 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相关情况

新华丝路网北京8月17日 (记者董道勇) 2018年“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将于8月28日至29日在京举办,旨在通过加强交流,推动形成并落实知识产权领域务实合作项目,是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的一项重大举措。

“今年再次召开“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旨在交流当前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新态势,讨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共同探讨未来合作愿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何志敏在17日举行新闻吹风会表示,此次会议将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推动形成并落实知识产权领域务实合作项目,发布关于加强“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务实合作的联合声明。

图为新闻吹风会现场

图为新闻吹风会现场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国际合作不断深化。2016年7月,“一带一路”知识产权高级别会议在京成功举办,开启了域内知识产权合作的新篇章。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与“一带一路”沿线近4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双边合作关系,与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GC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欧亚专利局以及维谢格拉德集团等地区组织签订了合作协议,巩固并加强了中蒙俄三边合作机制。

据何志敏介绍,今年的会议将以“包容、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交流当前国际知识产权发展的新态势,讨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共同探讨未来合作愿景。会议将围绕有效利用知识产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发展全球知识产权制度及策略,共同应对数字时代全球知识产权体系面临的新挑战—法律、最佳实践及合作、提升知识产权转化运用能力,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新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探索适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营造良好创新和营商环境、有效保护传统知识、遗传资源、民间文艺—各国法律制度及最佳实践、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多边合作,支持全球创新创造等议题安排近30场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将围绕以上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会议形式上,何志敏介绍称,此次会议为全体会议与闭门圆桌会相结合,28日全体会议将邀请全体国内外代表参加,29日闭门圆桌会将仅限域内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和部分驻华机构代表参加。目前已经有56个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机构、国际和地区知识产权组织以及驻华使馆代表报名参会(其中沿线国家知识产权机构48个,区域和国际知识产权组织5个,3国驻华使馆),一半以上由各国知识产权部门主要领导参会。会议还将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域外企业、学术界人士等约300人参加。

对于此次会议的成果,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刘剑表示,此次会议除了将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务实合作联合声明外,还将通过推出两类项目落实知识产权领域具体合作。第一类项目是域内国家都共同参与的项目,主要是包括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和政策交流、知识产权意识提升项目等;第二大类项目主要供域内国家选择性参加,主要涉及专利、商标、外观领域的业务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信息交流、数据交换等。

“以数据交换为例,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将会在数据方面给予域内国家提供各种支持,首先会把我们的数据优先提供给域内国家使用,同时欢迎域内国家把数据加入到我们的系统中。”刘剑表示,这个数据交换最终形成的结果,将有助于中国及其他国家的知识产权用户更好的了解各个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相关推荐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

从“污染治理”到“低碳引领”:中国碳金融实践赋能“全球南方”

2025年9月7日至20日,“一带一路”资金机制与碳金融能力建设研讨班在北京、广州两地成功举办。本次研讨班不仅搭建了南南合作新平台,也为发展中国家协调经济增长与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