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总世界华商高峰论坛探索“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机遇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8-24 17:44:15

新华丝路网香港8月24日电 (记者李滨彬) 中总世界华商高峰论坛23日在香港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与粤港澳大湾区机遇”为主题,内地及香港政府官员、全球华商、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工商界等近千名嘉宾,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前景及香港角色。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开幕演讲中表示,香港可发挥“一国两制”下的优势,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枢纽,担当融资及专业服务平台,加强桥梁角色,联系内地与其他经济体。大湾区可促进香港经济产业多元发展,而香港社会发展面对住房、安老、土地的制约,大湾区可为香港市民追求更美好生活提供广阔福地。

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表示,国家积极通过“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区域合作平台,推动经贸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全球伙伴拓展互利共赢空间。论坛希望为各地华商搭建交流平台,探讨善用香港的工商专业和创新优势,共同开拓新商机。

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说,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新时代推进“一国两制”发展的新实践,而且是推动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实现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如何有效整合香港、深圳及其他城市的创新资源,实现进一步区域协同创新、集聚发展等,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迈向世界一流创新经济湾区的关键点。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许又声建议海外华商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理念,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合作,积极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

他说,当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正在从挥毫泼墨、整体布局的“大写意”向着精雕细琢、具体落实的“工笔画”方向迈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离不开广大海外侨胞的热情参与和鼎力支持。中国有6000多万海外侨胞分布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4000多万聚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这里的侨胞移民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经济实力最雄厚,人脉关系最广泛,是推进“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许又声表示,面对两大历史性机遇,特别是“一带一路”机遇,他向海外华商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积极宣传“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和理念,侨胞们主动向当地政府和国际社会宣传“一带一路”的“共建、共商、共享”原则和互利共赢理念,消除误解与隔阂,增进理解与共识,努力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政治互信与睦邻友好的积极推动者。

第二,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的项目合作,希望侨胞们充分利用自身既熟悉中国、又熟悉所在国国情的有利条件,既当“红娘”,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牵线搭桥;又当“新娘”,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商贸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等,勇于成为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第三,积极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发挥“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积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努力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文明交融互鉴的积极促进者。

相关推荐
格鲁吉亚总理: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10月22日在第五届第比利斯丝绸之路国际论坛期间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对格鲁吉亚具有重要意义。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格鲁吉亚的互联互通能力不断增强,对华经贸合作持续扩大。

“永”字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9月28日在重庆市永川区举行,“永”字从9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当选2025“一带一路”年度汉字。

跨越山海绿为桥 中拉携手筑未来——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在京结业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14名政府官员、专家和学者带着对绿色发展的共同期待汇聚中国,参加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和国际合作司指导、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主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承办的“中拉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能力建设研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