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用汗水与智慧建起印度洋美丽“彩虹”——中马友谊大桥建设者攻坚克难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9-03 08:48:29

新华社马累9月3日电 (记者朱瑞卿、杜才良) 风景旖旎的马尔代夫以蓝天碧海、白沙椰影闻名世界。随着中国援助的中马友谊大桥8月30日正式开通,这座大桥成为马尔代夫向世界展示的一张崭新名片。

中马友谊大桥好似一弯彩虹横跨印度洋海面,连接着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和一旁的机场岛。修建这样一座大桥是马尔代夫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梦想,也是中国建设者用心创造的杰作。然而,大桥建设的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中马友谊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程多云31日告诉新华社记者,大桥建设始于2015年年底,“那时,刚到这里准备搭设栈桥,我们就被汹涌的印度洋打了个措手不及。大桥施工海域浪高超过3米,涌浪周期最长有14秒,海水流速超过每秒1.5米,施工面临难以想象的困难”。

“不打通栈桥,在海上就没有立足之地,还谈什么下一步的施工?哪怕是利用好每波海浪间的几秒空隙,我们也要啃出一条路来。”程多云回忆说。

焊接栈桥时,工程队安排专人负责观察涌浪,涌浪一来,观察员马上呼喊,施工人员立即起身,将焊钳高高举起。浪一过,继续施焊。他们就是如此往复地与巨浪抗争。

就这样不顾海水日复一日的冲刷,中方建设者在2016年6月底将大桥马累侧的400米栈桥全部“啃出来”,在海上开辟出一条施工生命线。

栈桥搭建完毕,凶猛的涌浪如梦魇一般继续困扰着大桥的建设者。

除打通栈桥外,大桥主桥钢护筒的吊装、施沉、打桩同样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点。汹涌的海下暗流、复杂的珊瑚礁地质,也让施工难上加难。

“大型浮吊受涌浪影响起伏高差近3米,吊钩摇摆二三十米,根本无法施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靠天吃饭’,没有被动等待大海风平浪静。”程多云告诉记者。摸清海洋水文气象规律,研究适合船舶作业的运动姿态,开展波高和波浪周期的科学预报……项目科研团队主动出击、昼夜钻研,探索出运用科技手段在印度洋深海涌流中作业的宝贵经验。

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中方建设者还时刻面临着马尔代夫恶劣气候条件的挑战,如高温、高盐、高湿、高辐射等。

中马友谊大桥是中国和马尔代夫两国在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领域的标志项目。如今大桥屹立在海天之间,三个“V”形墩如同三只身姿优雅的海鸥,似振翅翱翔,又似驰骋梦想。

如果说马尔代夫上千座岛屿是印度洋上的一颗颗珍珠,那么中马友谊大桥就是建设者用智慧和艰辛劳动串起的第一根珠线。这座大桥将引领马尔代夫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
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你——一位“一带一路”建设者的坚守与奉献

2022年10月13日,是张广来正式退休的日子。近十年来,和千千万万建设者一样,他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一带一路”建设,在海外站好自己的最后一班岗。

云南保山推动环印度洋地区大通道建设

​记者24日从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到2024年,保山市境内运输通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将打造成为云南通往印度洋地区的战略支点和重要枢纽。

重庆跨境公路班车开通公海联运“重庆-缅甸-印度洋”新线路

满载着摩托车配件产品的重庆跨境公路班车5月17日从重庆市巴南区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出发,将通过跨境公路运输至缅甸仰光,后期转海船通过印度洋运输至印度孟买,这一跨境公海联运新模式全程预计用时约10天,比传统江海联运快3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