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帮我实现了梦想——来自莫桑比克农户的心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9-06 16:48:29

新华社马普托9月6日电 (记者聂祖国) 在莫桑比克加扎省首府赛赛市,坐落着中国在非洲最大规模水稻种植项目——万宝莫桑农业园。凭借广袤的可耕种土地、适宜的气候、充沛的灌溉水源和来自中国的支持,该项目规划开发2万公顷土地,通过合作种植方式,带动周边农户开发土地种植水稻。

由于万宝莫桑农业园在技术服务上的支持,当地粮食产量明显增加。与此同时,参加合作种植项目农户的收入也在增加。这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种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极大缓解了莫桑比克粮食短缺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几户当地的合作种植户,倾听了他们对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的真实心声。

玛蒂尔达·玛丽克勒是位有5个孩子的中年主妇。她向记者介绍说,由于万宝莫桑农业园开发安置计划,他们获得了参加水稻合作种植以及技术培训的机会。

她家获得了1公顷土地,利用中国农业专家教授的先进技术种植水稻。万宝莫桑农业园除了给垫付种子、化肥、除草剂等农用物资的开销外,还提供包括耕田、平地、抽水、设施维护、收割等方面的技术服务。

玛丽克勒说,合作种植使她家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生活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她家盖起了新房子,孩子们也都可以上学了。她很感激合作种植项目,让她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她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土地来耕种,能成为一个大农场主。

安东尼奥·曼纽尔今年62岁,他家有11口人,共9个孩子。他参加了万宝莫桑农业园的技术转让培训,学会了如何操作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后来,他自己通过银行贷款买了一辆新式农耕机,这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负担。

“以前我的生活很艰难,没有钱也没有技术,种地根本挣不到什么钱。现在我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我的儿孙都可以上学了。我要感谢万宝莫桑农业园这个项目。”曼纽尔说。

今年42岁的琼斯·法拉克在万宝莫桑农业园已经工作了10年。2008年,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刚刚开始落地,他就前去应聘当了一名司机。

2010年,法拉克也参与到水稻合作种植项目中来。目前他多数时候在万宝莫桑农业园担任行政助理,同时家里还种着2公顷的稻田。

法拉克说:“我的生活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现在有房有车,付得起孩子们的学费,我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虽然莫中两国人民的习惯和风俗迥异,但我和我的中国同事们工作和谐,互相理解。我对工作很有热情,希望能给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推荐
内蒙古企业与在莫桑比克中资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代表团访问莫桑比克,自治区主席王莉霞率团出席中资企业合作签约仪式。

建交五十年,中莫务实合作硕果累累

2025年是中国与莫桑比克建交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中莫彼此信赖、相互支持,双方在基础设施、农业发展和教育培训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为莫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在莫桑比克中国企业推动本地青年专业技能培训

在中国企业支持下,位于莫桑比克赞比西亚省莫伦巴拉区的阿尔贝托·卡西莫培训与劳工研究学院近日举行毕业典礼,首批30名学员顺利完成电气、机械、制冷及会计等专业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