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商业航天多项创新技术亮相中国工博会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9-20 17:08:25

新华社上海9月20日电 (记者张建松) 打个火箭“飞的”到太空旅游、到小行星上采矿、实现火星移民……科幻电影里看到的这些场景,随着商业航天发展,也许都能变成现实。正在此间举行的第20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我国商业航天多项创新技术精彩亮相。

我国首款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模型,在此次工博会上首次亮相。该火箭具备一子级垂直定点软着陆能力,可实现一子级回收并多次使用,有望将目前国内单位重量有效载荷的发射成本降低约30%。未来,还能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及时快速的发射服务。该火箭计划于2021年完成首飞。

每一次火箭发射升空后,一级火箭、二级火箭以及整流罩分别脱落并返回地面,而末子级火箭则会随有效载荷一同进入轨道,长期在太空中占据轨道资源,成为“太空垃圾”。如何“变废为宝”?在这次工博会上,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埃依斯公司展示了末子级火箭改造成果。该公司技术人员对末子级火箭进行轨道和结构复用,增加能源和通信设备,让这个“废物”成为“太空试验平台”,开展元器件空间环境适应性试验验证,为等待上天验证的国产新型元器件提供一个全新的验证渠道。

据悉,该平台已于2017年11月成功搭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进入太空,完成了复旦大学“芯云”智能芯片等多型国产自主元器件、组件的空间综合环境适应性试验验证任务。

在此次工博会上,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和完整产品线,还推出了针对商业小卫星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的“一条龙服务”。该所商业小卫星GNC系统负责人林荣峰表示,商业小卫星成本低、效能高、发射方式灵活,可用于通信、导航、科学探测等各方面,市场前景广阔。

目前,该所一大批针对商业航天GNC系统的微小高集成单机与部组件相继研制成功,形成了以三轴集成微飞轮、微型星敏感器、微推进系统和微磁强计等为代表的全系列商业卫星GNC系统组件,积极参与我国商业航天的市场竞争。

相关推荐
北京助推商业航天“加速跑”

北京市经信局的数据显示,北京目前拥有157家商业航天重点企业,培育出银河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30家。

外媒报道冬奥会见证中国科技创新实力

北京借助冬奥会证明了其技术优势。从无人驾驶汽车到数字人民币,这个亚洲巨人正不遗余力地展示进步成果。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更加自信的国家,并且更有雄心推广其独特的技术治理模式。

北京市大兴区全面启动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建设

4月18日,首届北京商业航天发展大会在大兴区举办,大会以“兴启商业航天 助力‘两区’建设”为主题,共谋商业航天产业发展之路。北京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揭牌,16家商业航天企业集中签约,6个项目现场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