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1500名业内大咖集聚如皋 共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唐云 2018-10-24 10:49:12

新华丝路网南京10月24日电(周扬帆)10月23日,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在江苏如皋拉开序幕。大会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南通市人民政府、如皋市人民政府承办。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燃料电池产业的政学精英和业界巨头出席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博士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1500名业内大咖集聚如皋 共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1

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现场(严伟 摄)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万钢指出,随着氢能正在成为全球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和构成未来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发展也进入一个新阶段。他强调,随着政策加码,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加快,但仍面临不少短板。他认为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健康迅速发展,要在创新研发组织模式上聚焦于突破关键技术;着力推广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科学规划布局加氢站,探索多形式的储运氢气的模式;保持政策连续性,有序建立起氢气的价格体系;开展高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对接全球资源。他希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当中,各界人士可以协力同心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健康发展,把握创新合作的大局,为中国早日形成政策健全、标准完备、持续创新、开放合作、社会普及和产业发展的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生态做出贡献。

1500名业内大咖集聚如皋 共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2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博士发表主旨演讲(黄金涛 摄)

开幕式上,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Tobias BRUNNER、英美资源集团贵金属市场拓展执行总经理Benny OEYEN、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衣宝廉、韩国氢能促进局局长Jeahang SHIN、欧盟燃料电池及氢能合作计划代表Enrique GIRON、现代汽车集团燃料电池汽车部门负责人李東勳、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主任郝景贤、如皋市市长何益军等代表嘉宾,均围绕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做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和分享。

“合作、协同、共赢”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开幕式期间,中化能源(如皋)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科技创新中心举行揭牌仪式,将以提升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部件国产化水平、打造氢能与燃料电池自主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此外,由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筹)、中国汽车工程学编制《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进行了阶段性成果发布。

为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培育社会基础、让低碳清洁能源惠及更加广泛的人群也是本届大会的创新之处。大会回顾了2018长三角氢能燃料电池科普巡游活动,并正式启动2019全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科普巡游。

1500名业内大咖集聚如皋 共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3

2019全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科普巡游正式启动(黄金涛 摄)

本届大会将历时3天,设1个主会场和5个分会场,开展1场高层论坛和84场专题演讲,业内专家分别就燃料电池电堆技术、氢能基础设施、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标准法规及检测技术、市场和资本投资等主题进行技术演讲,开展研讨交流。

会议采用会展结合的方式,超过5000平米的展区吸引7个国家的52家企业参与展览,覆盖4大展品领域,本田Clarity、丰田Mirai、上汽荣威950、一汽红旗H5、威马氢能燃料电池车等最新的燃料电池汽车集体亮相。会议注重与会代表的现场体验与互动,同时开展了试乘、试驾等活动。

1500名业内大咖集聚如皋 共议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4

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高端访谈现场(黄金涛摄)

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本届大会独家信息运营服务机构,在大会期间开展了多元的信息服务。10月22日,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机遇和挑战”的主题,中国经济信息社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举行高端访谈;10月23日,对大会开幕式进行新华社客户端、中国金融信息网、新华丝路网三网同步直播;10月24日,中国经济信息社还将发布《2017—2018中国氢经济发展年度评价报告》,聚焦我国氢经济发展动态,助力我国氢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通讯 | 中外企业开展“两湖对话” 共商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合作

由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湖北宏泰集团、湖北省贸促会联合主办的2025“两湖对话”于近日在瑞士蒙特勒举办。

特稿丨世界地球日:用可再生能源守护地球的绿色未来

中国持续推动“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显著加速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转型。

全球最大碳市场扩围至80亿吨:中国以碳市场建设赋能绿色发展

当前,全球气候治理面临地缘博弈、技术鸿沟及信任危机等多重挑战,中国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持续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发生深化变革,以务实行动引领全球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