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前三季度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达282.7亿元

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8-10-29 16:45:00

近日,记者从西安海关获悉:今年以来,陕西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呈现四大亮点。

外贸龙头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前三季度,美光、三星(含海邦物流)两家外贸龙头企业进出口继续保持较高增长,进出口额分别为1031.2亿元和6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9%和54.1%。两家企业合计占同期全省外贸总值的65.7%,成为拉动陕西省进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活跃,全省外贸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前三季度,陕西省各类型企业进出口均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最高,达到了64.7%,高出同期全省外贸总体增速32.8个百分点,可见陕西省外贸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快速增长,杨凌示范区、渭南、安康三地外贸增幅排名靠前。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进口粮食、肉类、汽车指定口岸功能已先后获批并运营,陕西口岸功能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同时,随着陕西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也大幅增长。前三季度,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同比增长64.7%,远高于同期全省外贸总体增速。此外,杨凌示范区、渭南市、安康市外贸增幅位居全省前三名,同比分别增长63.5%、39.7%和37.5%。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占比提高,国际市场分布更加多元化。前三季度,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额282.7亿元,同比增长32.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1%,其中,对东盟国家进出口额105亿元,占同期陕西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值的45.4%。此外,陕西省与非洲、拉丁美洲进出口贸易均保持了较快增速,增速分别高出同期全省外贸总体增速16.3个百分点和14.6个百分点。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