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点亮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1-05 15:39:48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姜微、周琳) 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相继签约,小米、商汤等创新公司纷纷落“沪”,英语流利说等土生土长的上海企业赴美上市。今年以来,人们发现上海变得更新潮、更快速、更有生机。

行业类型从智能网联汽车到人工智能,“一网通办”像网购一样方便,创新创业的热情日益高涨……在国企、外资巨头众多的上海,民营经济生机勃勃,正在发出更响亮的声音。

上海,正在用“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让民营经济在这里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记者了解到,上海已制定并即将出台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规范性文件,通过体制机制的设置,为民营经济的繁荣进一步保驾护航。

年初以来的“大调研”,各委办局着重收集民营企业的痛点、呼声,倾听“小细节”,及时解决落地,“店小二”的温度正在加热这座城市的创新活力。

一周前,上海刚刚举行了民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用三个词来表达对民企发展的态度:千方百计、鼓劲加油、排忧解难。

“工作加班没时间,半夜能来办理材料吗?”能!就在这两天,上海徐汇行政服务中心升级至2.0版,自助服务大厅24小时开放。

“手上有药品,但公司无厂房,能不能销售药品?”能!药品研发企业安必生日前拿到了药品研发企业上市许可人营业执照。这个制度创新,让预防治疗儿童和成人哮喘,用上了“国产药”。

拥抱新经济,产业布局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上海,也为创新型的民营经济提供更多机遇,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中担纲更多作为。

大热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走在创新前沿的企业逐渐汇集在黄浦江畔,做起了“邻居”。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谈剑峰已创业十余年,其创建的众人科技一直坚持在网络安全领域做自主研发。他认为,在上海,同样可以走出一条新路,“核心技术+商业模式+人口红利+社会效益”,以务实心态走稳创新每一步。

近几年,“社交电商”“共享经济”等不少创新的商业模式,已陆续在上海扎根起飞。积极发展代表未来方向的新兴产业,为创新创业提供更大舞台和机会,日益开放包容的上海,让更多创新民营企业点亮经济的底色。

上海应开放而生,因开放而兴。这种独特的开放优势,让走在创新前沿的民营企业,能更快速地走向国际赛场,与最高水平同台竞技,与最新技术交流融合。

“学术上我们同麻省理工学院一起创建国际人工智能学术联盟。产业上我们同日本本田汽车、新加坡智慧城市、马来西亚智慧交通深度战略合作,首次实现中国高科技软件产品规模化出口。”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说,将一如既往勇闯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的“无人区”,坚持打造以原创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民族品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也一直是上海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

上海市政府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坚定不移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定不移构建平等市场主体地位,持续用力推进减税降费,持续用力优化营商环境,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升级、发展壮大。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