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发布 提供多语言数据共享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12-06 11:02:03

新华社昆明12月6日电 (记者岳冉冉、董瑞丰) 第三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5日在云南省腾冲市召开。会上发布了“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提供中英法多语言数据共享。

中科院院士、“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DBAR)主席郭华东介绍,“数字丝路”国际科学计划启动于2016年,是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53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参与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它致力于建立地球大数据平台,为实现“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科学支持。

5日发布的DBAR“数字丝路地球大数据平台”,同时作为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向国际提供的首批共享数据资源。该平台以“数字连接,共享繁荣”为主旨,包括“一带一路”资源、环境、气候、灾害、遗产等专题数据集94套、自主知识产权数据产品57类。

郭华东说:“我们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借助卫星、地基观测和海基观测等手段获得地球大数据,在地球大数据平台的支撑下,‘数字丝路’正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情动态、遗产地监测、生态环境变化、海岸带演变、自然灾害监测、城市扩张、重大工程建设提供全面的支持。”

目前,该平台已具备千万亿字节级的软硬件平台环境,在国际上率先研发了通用大数据平台下地球大数据提取、转换与加载工具集,实现了6大类数据的检索、共享、产品可视化展现,并通过中文、英文、法文等多语言版本,支撑8个“数字丝路”国际卓越中心的在线标准化数据共享。

相关推荐
沿着胡伯伯的足迹 中越青年越走越亲

夏日雨后的建水朱家花园里,几拨越南游客在此偶遇,听见熟悉的乡音,来自不同旅行团的游客们彼此亲切地打招呼。

云南天保口岸首个公用型保税仓库通过验收

近日,云南天保国际物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公用型保税仓库通过海关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该公用型保税仓库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天保口岸国际货场,总仓储面积4079.29平方米,可为企业提供保税仓储服务。

中老铁路实现南向常态化进口水产品

记者从日前在昆明举行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上了解到,云南省商务厅、昆明海关和泰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等单位已联合启动中老铁路南向常态化进口水产品项目。今后,来自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环印度洋地区的水产品,可通过公铁联运方式直接运达昆明,再分散到中国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