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33条措施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1-10 17:33:30

新华社西安1月10日电 (记者李亚楠) 近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涉及企业减负、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及投资受限等民营企业关注的九大焦点问题,提出33条具体措施,力争到2020年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8%左右,民营市场主体超过300万个。

陕西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减税免税政策,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增值税税率,同时精简优化涉企审批事项和各类收费,降低企业用电用地成本,确保实质性降低民营企业负担。

在全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方面,将发起设立规模50亿元的民营企业纾困基金,对遇到短期内流动性问题、具有市场前景且信誉良好的省内民营企业进行财务救助。并不断优化金融机构服务,力争三年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严禁盲目抽贷、断贷,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坚决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民营企业进入铁路、机场、电力、电信、油气勘探开发、互联网视听、国防科技、社会服务等领域,鼓励支持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设立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等,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力争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省属国有企业的重要经济形式,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同时,在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将加大产业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力度,整合已组建的军民融合、高端装备、大数据、新材料和工业技改等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的不少于100亿元。

此外,意见指出要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对陕西省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进行动态管理,2019年底前,企业开办手续办结时间压缩至4.5个工作日。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