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双新高”折射中国经济“稳”与“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1-16 09:55:54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韩墨) 两项新纪录,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增添了新注脚,也生动刻画出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强联系。海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30万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8856.1亿元,均创出历史新高。

去年以来,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多重挑战接踵而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掀起风浪,有的国家四处挥舞贸易制裁大棒。不少中国企业和它们的全球经贸伙伴,相信对此都有深刻感受。中国外贸及利用外资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获此佳绩,实属不易,也很说明问题:与中国做生意、谈合作、共进步,符合各国利益,中国经济的大海连通广袤的世界,不是狂风暴雨所能撼动。

“双新高”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实践已充分证明了开放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是因为,中国所追求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展开。

开放、合作、共赢,中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缩短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降低关税总水平,到密集出台措施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再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坚持倡导多边主义,在开放中扩大共同利益,在合作中实现机遇共享,赢得了世界的掌声,更赢得了经贸伙伴的信任。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实现全面增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成为新动力、新亮点,落户中国的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也实现快速增长。

“双新高”也再次让人们领略了中国经济的韧劲和潜力。13亿多人口庞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中国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力、日益增长的进口需求、完整的产业体系、不断增长的科技创新能力、快速延展的基础设施和交通骨干网络、新发展理念下不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都是中国经济抵御寒风逆流的定力之源,也是广大外国企业和投资者选择中国的信心之源。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这一点。波士顿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凯特尔斯说,中国总能以富有成效的方式使用人力资源,并且得益于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劳动者技能和营商环境,使中国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保持“大踏步前进”。

中国信心不是喊出来的,而是亿万中国人共同奋斗出来的。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大势不会改变。正如美国《福布斯》杂志今年1月的文章所说,“对投资者而言,中国代表着巨大的长期机遇。”

相关推荐
稳中求进每月看丨奋楫扬帆风正劲——7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7月,下半年经济运行开局的关键时段。夏日经济激活暑期消费新活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加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行至年中,各地凝聚力量,主动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新华时评丨大门敞开,共享市场新机遇——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开放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在保护主义阴云密布、全球复苏步履蹒跚之际,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实现了经济的稳健增长。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底盘稳、韧劲足,也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新华时评丨稳中向好,为全球注入信心——中国发展增益世界之稳定性

日前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确定性”已成为稀缺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为动荡不安的世界经济注入宝贵的信心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