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自主研发磁性基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1-22 10:12:25

新华社成都1月22日电 (记者吴晓颖) 在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条现代化生产线上,一片片薄如蝉翼、名片大小的磁性基板材料被制造出来。别小看这块仅有2.25平方分米大小的黑色磁性基板,它被切分组装在手机背面摄像头附近,可以保障手机在复杂环境下传输天线信号,相当于和外界互联的传感器。

这款由电子科技大学历时10余年研发的高磁导率磁性基板,打破了国外基板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不仅被华为、魅族、小米等手机采用,产品还销至美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凭借“高磁导率磁性基板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电子科技大学邓龙江教授团队近日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磁导率磁性基板是一类新型电子基板材料,具有磁导率高、厚度薄、阻抗匹配效果好等特点,被应用于近场通信、无线充电、抗电磁干扰等领域。此前,我国在高磁导率磁性基板材料系统集成能力、制造工艺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邓龙江说,其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如何解决金属发射对高频信号屏蔽传输难题,以及采取哪种工艺能把材料制作得更薄,以满足电子设备薄型化、小型化和集成化需求。

从2008年起,邓龙江团队围绕基板材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展了大量研究、实验工作,最终发明出一种高磁导率、低损耗磁性基板材料配方体系,并建立了全相溶水性体系流延法工艺,实现了安全、环保、高效、低成本生产。

“目前我们从配方到工艺实现了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邓龙江说,项目研发的高磁导率磁性基板通过自主研发的水性流延工艺大幅降低材料制备成本,材料价格仅为国外产品垄断价格时的十分之一。

然而,仅价格低廉并不是进入市场的唯一保证,国产磁性基板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稳定性怎样,需要整个电子产业链共同摸索。项目组联合成都佳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推进国产磁性基板的商业应用。通过产业链合作,突破了国外在磁性基板应用方面的专利垄断,实现了材料制备、器件设计、设备应用的自主知识产权。当前日产材料量能满足60万部手机需求,国内许多手机品牌都在使用该材料。

相关推荐
“穿越”乡村好去处|古韵新姿间,邂逅非遗风华

安徽呈坎村,坐落于黄山南麓,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在这里,徽州古建筑层层叠叠,与远山和云雾晕染成一幅水墨画。

全球连线|德国专家:欧中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德中经济、教育和文化协会主席贝恩德·艾因迈尔近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是欧中建交50周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欧中更应着眼长远、聚焦合作。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