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2020年消除低收入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1-25 09:31:59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记者李嘉瑞) 24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标准线,消除低收入村。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巡视员王颖捷介绍,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准确把握“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乡村发展规律。规划要求,到2020年,6.8万户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现行人均11160元的低收入农户认定标准线,234个低收入村全部“脱低”;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规划要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将完成约1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到2022年,北京市农村公共卫生厕所达到三类以上标准,99%的户用卫生厕所达到卫生厕所要求,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水平达到95%以上。北京市城乡接合部、重要水源地和民俗旅游村等重点地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将由52%提高到95%以上。到2022年,北京市将实现“村村通快递”。

在农村公共服务提供方面,北京市将持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

在健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上,到2022年,基本实现北京市每个乡镇都有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并统筹规划、补充完善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15至30分钟可及的目标;在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上,到2022年,北京市建成不少于450家农村幸福晚年驿站,平原区、浅山区每个乡镇建设1个养老照料中心。对于居家养老的农村居民,将打造“老年餐车”解决日常饮食问题。

相关推荐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登上长城,欣赏雄伟壮丽的景色;沿北京中轴线漫步,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徜徉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领略夜间城市魅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近日齐聚北京,在48小时“发现北京之旅”中深度感受“中国游”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