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车站,懂得大海的浪漫——“一带一路”夫妻的春节连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晓纬 2019-02-05 08:56:41

在四川绵阳市家中,李玲(中)与家人通过手机跟远航的丈夫曹玉强提前拜年(1月25日摄)。 新华社发(朱琳琳 摄)

在四川绵阳市家中,李玲(中)与家人通过手机跟远航的丈夫曹玉强提前拜年(1月25日摄)。 新华社发(朱琳琳 摄)

新华社成都2月4日电 题:车站,懂得大海的浪漫——“一带一路”夫妻的春节连线

新华社记者 谢佼

铁路助理工程师李玲与丈夫“暂别”已有150多天。丈夫曹玉强是一位远洋船长,正航行在地中海上。今年是他们第四个没办法团聚的春节。

39岁的李玲是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绵阳车务段的助理工程师,协助领导管理绵阳火车站大小事务。多年前,也是一个春运夜班,曹玉强一双温暖的大手捂在她快冻僵的手上,让他们相爱了。

现在这双手,掌着船舵,从中国的港口,到世界的港口。闲暇时,丈夫给李玲传回海上的照片,海鸥飞翔,海豚跳跃。

“全家的心都在海上!每天特别注意他前往海域的天气预报。”李玲说,她不敢看灾难电影,也害怕听见风暴等消息。当她看到中国海军前往亚丁湾护航,看着新闻流了泪。

曹玉强航行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他的忙碌,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繁荣的缩影。而李玲工作的绵阳火车站,也日益能感受到这种世界经济跳动的脉搏。每天,都有好几列从成都始发的中欧班列满载货物过站。保障它们过站,是李玲重要的工作内容。

刚开始,中欧班列还不多。近年来随着中欧贸易的红火,中欧班列开行越来越多。成都是中欧班列增长最迅速的地方,截至2018年底已连接境外24个城市,开行中欧班列3088列,开行量连续3年稳居全国第一,日均开行3列。

看着眼前开往德国的中欧班列过站,李玲感觉自己的心随班列一起前行,这也是丈夫此行的目的地。无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海轮,还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欧班列,都让“一带一路”沿线交往日益紧密。

“过去靠写信、打越洋电话联系,打电话有延迟,说一句话等很久才有回音。后来有手机,各个国家信号不一样。去年船上安装了wifi,无论到哪里,我们都能即时视频连线!”李玲说。

“也想过劝丈夫留在身边,但他大学学的就是海事,说国家培养一位船长不容易。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李玲甜甜地笑着说,“大海和车站,是我们这个家和‘一带一路’的特殊浪漫。”

相关推荐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连云港: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双向互促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获悉,围绕“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连云港市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在对外贸易、自贸片区、口岸建设等领域实现突破。

新华丝路十周年:岁物丰成 再赴新程

当时间的指针划过第十个春秋,新华丝路——这个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从破土而出的嫩苗成长为连接五洲四海的参天大树。回望十年前,新华丝路满怀共建“一带一路”的赤诚,开启了在广袤的亚欧非大陆乃至更远土地上编织信息纽带、点亮合作星火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