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澜湄六国专家共商文化遗址保护合作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2-21 09:53:42

新华社缅甸蒲甘2月21日电 (记者庄北宁、黄庆义) 澜湄国家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19日至21日在缅甸蒲甘开班。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文化遗址保护专家在此交流文化遗址保护经验与管理办法。

缅甸宗教事务和文化部长昂哥在澜湄国家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开班式上致辞表示,丰富的文化遗址是澜湄国家的财富,每个国家的文化遗址都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作出了重要贡献。培训班将强调保存、保护和管理文化遗址的重要性,为澜湄大家庭的下一代呈现价值无可估量的文化遗产。

中国驻缅甸大使洪亮致辞说,文化遗址管理培训班是在澜湄合作专项基金支持下开展的重要合作项目,旨在为六国专家提供交流平台,分享文化遗址保护经验,共同提升文化遗址管理水平。澜湄国家就文化遗址保护加强合作,就是传承共同文化记忆,将深化澜湄国家友好关系,巩固传统友谊。

文化遗址保护合作也是中缅共建“一带一路”和中缅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方正在全力帮助缅方开展蒲甘佛塔修复、古城申遗勘测与规划,并积极参与若开邦妙乌古城遗址的申遗、保护和开发。

相关推荐
“携手播撒合作种子”——上合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澜湄潮涌,一脉相连——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亮点微纪实

澜湄六国自古共饮一江水。近年来,六国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通力合作,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不断编织融通网络、促进政策协调、加强创新引领、推动人文沟通,持续为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续写辉煌。

畅游澜湄 沿河有喜

随着澜湄六国间民间交往日益频繁,2024年,中方决定面向湄公河五国颁发“澜湄签证”,为符合条件商务人员审发5年多次来华签证。与此同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China Travel”(中国旅行)在海外迅速走红,跨境旅游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