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杨再平:互联互通和多样性特色金融将激活大湾区实体经济

来源:新华丝路网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2-22 15:12:27

新华丝路网香港2月22日电 (记者李滨彬)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秘书长杨再平表示,大湾区主要城市构成的国际金融枢纽,一方面将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将形成超越国际金融中心的范围与功能,更广泛而深入地辐射内地,影响全球。

杨再平介绍,截至目前,亚金协有香港地区会员8 家(以总部归属地统计),自筹建阶段起,香港特区政府就积极推动亚金协在港设办事处或第二总部,目前继续推进中,拟争取参与合办“亚洲金融论坛”。

据了解,亚洲金融合作协会成立一年多来,会员机构已有109家,分别来自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机构类型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资产管理等领域,同时包括伦敦金融城、阿布扎比、阿斯塔纳等政府背景的国际金融中心,以及澳门银行公会与大丰银行两家澳门金融机构。

杨再平认为,主要由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构成的大湾区特色金融,将在绿色发展及科技成果的原创、转化等方面大显身手,与此同时,错位发展,形成有的放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大湾区多样性特色金融。

他表示,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将形成“9+2”统一大湾区金融市场,进而“大湾区金融一体化”,最大限度活化进而整合区内外金融资源,最大限度便利贸易、投资及创新发展,以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带动实体经济资源配置优化,更有效促进大湾区内外实体经济发展。

杨再平认为,当前需要解决支付结算体系、涉金融法律体系、货币体系和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建议围绕“大湾区金融一体化”先行先试。

他表示,大湾区的改革开放,有很多方面可以争取先行先试,如围绕“大湾区金融一体化”先行先试,包括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以及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等。

杨再平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既是令人鼓舞、振奋的概念,又是引人瞩目的经济版图现实。世界上60%的经济总量、75%的城市和产业资本、70%的人口都在大湾区集聚。大湾区的资金、人才、科技、产业和市场五大模块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将大大激活该地区的发展繁荣。

相关推荐
上合组织秘书长:中国不断助力本组织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互联互通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4月18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表示,中国自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以来,不断助力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深化区域互联互通。

共享超大市场机遇,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在吉隆坡发布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联合编写的《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在研讨会上正式对外发布,为探讨构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深化南南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全球连线|俄罗斯姑娘在华逐梦:跨越万里乐享“中式”生活

20年前,来自俄罗斯莫斯科的阿纳斯塔西娅来到中国留学,从此开启“中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