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6-15 09:13:00

新华社信息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刘斐、李云路、石庆伟) 当“中国制造2025”遇上德国“工业4.0”,究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一个是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制造业大国,一个是已唱响“德国品质”的制造业强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却面临相同的时代大势,拥有一致的发展目标。

德国总理默克尔正在进行其任内的第九次访华,日前同中国领导人会面时表示,双方应该努力增进互信,加紧落实德国“工业4.0”同“中国制造2025”对接合作。

曾经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的中国,正在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力争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这与中国积极推进的“互联网+”行动相呼应。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传统产业中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

英国广播公司近期发表题为《中国的科学革命》的文章称,从资金投入和社会认知的角度而言,中国已经进入了科研的黄金时代。

亚欧大陆东端的中国已许下科技宏愿: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在亚欧大陆西端,德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工业强国,其与中国在工业制造业、科技创新领域展开合作是水到渠成之事。无独有偶,德国五年前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旨在通过信息物理系统带动一次新的工业革命。这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德国有技术,中国有资金与市场,双方有一致的目标和互补的优势,让“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实现对接,无疑将促成彼此双赢。

日前完成的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发布了联合声明,确认双方将继续落实在“工业4.0”领域签署的协议,继续在中德创新平台框架下深化创新对话,建立中德科技合作项目联合资助机制。

14日,默克尔将抵达辽宁沈阳,首次踏足中国东北,访问这个中国的老工业基地。

沈阳作为中国乃至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被称为“东方鲁尔”。而在德国,鲁尔区通过转型,已从一个以煤炭和钢铁为基础的旧工业区,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服务业及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经济区。

德国知名汽车制造商宝马集团把全球技术最先进的整车工厂、发动机工厂以及本土之外唯一的研发中心设在了沈阳,13年来从这里生产出的宝马车已超130万辆。

中德合资的华晨宝马铁西工厂所在的中德装备园,是中国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目前,进园的各类德资企业项目已达144个,其中已经建成37个。

这是“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的微观缩影,是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国与处于上游的德国形成互补合作的典范。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万军认为,从全产业链角度来看,在中德工业制造业合作对接中,中国市场对德国工业产业链的延伸意义巨大,使之除最终产品外的中间环节高技术附加值产品能够在中国获得生产基地和应用市场。

近期,多家中国企业向德国工业界提出并购要求。例如,不久前,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化工装备有限公司对德国克劳斯玛菲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收购完成交割,成为迄今中国在德国最大的投资。这使得克劳斯玛菲可以借助中国化工获得进入亚太市场的渠道,在亚洲这个全球制造基地获得市场份额的飞跃。

在万军看来,德国工业企业技术优势明显,但领域细分程度较高,而中资并购不仅能为其提供扩大再生产所急需的资金,更能使其深度参与中国产业升级进程,拓展其产品应用与市场渠道。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和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与德国应抓住机遇,让“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碰撞出炫目火花。

相关推荐
助力河北智造 德国工业4.0来了

智能汽车座椅、垃圾智能处理技术、系统化物流运输……5月19日上午,在廊坊国际会展中心的德国工业4.0展区,17家来自德国500强和拥有工业4.0技术的企业,向前来参会的企业和客商展示了他们的技术、工艺、标准及解决方案,并与河北省51家企业进行自由对接洽谈,抛出合作的橄榄枝。

常州启动建设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中国制造2025”示范基地

5月16日上午,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瑞声小镇项目开工。市长丁纯出席开工仪式并致辞。丁纯指出,当前常州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关键期,打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需要以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来支撑和引领。

美301调查报告不实,勿歪曲《中国制造2025》

针对美国301调查报告情况以及近来美国频频出台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中国多位制造业领域专家7日一致表示,301调查报告不实,不要误读《中国制造2025》,不要误判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