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2015年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
如果“中国制造2025”获得成功,中国将减少进口和出口。现在对中国出口最多的美国和欧洲制造业将受到冲击,但总体全球影响将是温和的。
中国的行动对其他国家的经济甚至安全的竞争力构成潜在威胁。欧盟的筛选机制有助于防范这些做法,也是加强跨大西洋关系的一个机会,有助于美国和欧盟在WTO改革中保持共同立场。
2018年或许会作为中美贸易战第一年而被人铭记。这是世界两个超级大国为创新前景展开的一场高风险战斗。不管特朗普政府未来如何,华盛顿的两党显然都一致认为,中国的高科技雄心需要一次真实性检验。
本文重新评估了《中国制造2025》,即在全球贸易治理的背景下,中国的工业政策框架,以便帮助本国克服备受诟病的中等收入陷阱。
美国发起的针对中国的贸易战,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回应。人们普遍认为,中国的工业规模很大,但技术并不先进。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仅仅通过装配或引进技术授权生产进入了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投资研发、设定高标准的国内要求、同时保护行业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方式使中国产业由大转强。特朗普发起的贸易战是对中国成为全球经济超级大国雄心的全面反击。然而,人们一再强调,贸易战或许不是阻止中国实现全球抱负的有效对策,将意味着全球层
关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对于充分了解中国如何寻求实现其目标非常有用。与此同时,它清楚地表明,在取得成功之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的确,“中国制造2025”既包含对计划的长远看法,也包含指令经济的弱点。
在中美贸易战中,特朗普政府正不断加大赌注。但出于全球经济和技术互赖性原因,美国阻止中国产业升级的惩罚措施将无法奏效。
“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政策显然侧重于部门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新加载”最近开始围绕一个清晰的愿景实施:更具雄心的盈利能力标准,但同时影响“一带一路”倡议邻国周围省份产业多样化结果。
“中国制造2025”旨在通过投资研发、设定高标准的国内要求、同时保护行业不受外国竞争影响的方式,将中国产业从大转强。特朗普的贸易战是对中国成为全球经济超级大国雄心的全面反击。
对韩国而言,“中国制造2025”是一种威胁,也是一种机遇。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并提供启示和对策。
目前而言,美国对中国“中国制造2025”开火,是遏制中国高科技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计划,以将中国置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短期内,特朗普将对包括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盟友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征收关税,以减少双边贸易赤字。然而,从长远来看,美国需要与合作伙伴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安全领域。
5月16日上午,瑞声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瑞声小镇项目开工。市长丁纯出席开工仪式并致辞。丁纯指出,当前常州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关键期,打造高质量的工业明星城市,需要以高质量的重大项目来支撑和引领。
针对美国301调查报告情况以及近来美国频频出台的贸易保护主义举措,中国多位制造业领域专家7日一致表示,301调查报告不实,不要误读《中国制造2025》,不要误判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决心。
近日,中美贸易战疑云密布,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称主要的征税对象还是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将参考“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特别关注计划中提及的10个主要产业。而美国白宫贸易政策办公室主任纳瓦罗28日接受采访时直言,此次美国征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走出去智库(CGGT)编发高盛、兴业研究、西南证券的投行的相关研究报告,分析中美高科技竞争的原因和对中国高科技行业的影响。
广州是全国首个获批“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的一线城市。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不断提高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的综合实力,市工信委在整合广州市现有工信领域财政资金的基础上,设立了广州市“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资金。
埃德当天在慕尼黑参加广东省投资环境推介会时说,奥迪和宝马公司生产的汽车20%至25%销往中国,同时,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来德国、来巴伐利亚州投资。广东省2004年与巴伐利亚州建立了友好省州关系。
美国和欧洲应聚焦于共同的挑战——如何应对中国对西方工业国家构成的挑战。“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明确目标不仅是提升工业技术领导力,而且是最终发挥主导作用。5G是未来的一项关键性使能技术。为了保持技术领导力,欧洲和美国工业企业必须采取协调一致的具体的政策举措。
显示 3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