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看到了蒙中友好关系的未来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7-14 15:54:00

新华社信息乌兰巴托7月14日电 (记者郑闯) 蒙古国目前唯一的中文报纸《蒙古消息报》社长孟和图拉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蒙中友好关系的进一步深化顺应时代潮流,蒙中两国民众将会因此获益。

孟和图拉在中国学习和工作过多年,于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长期关注蒙中两国的交流合作。

谈到中国始终保持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地位,蒙古国对华贸易超过其对外贸易总额的60%,孟和图拉说:“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互补性,中国这个‘超级市场’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无穷动力,还有更大潜力值得挖掘,如何发掘这些潜力对蒙古国今后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孟和图拉指出,除矿产、能源领域外,中国对肉制品、乳制品和羊绒等蒙古国传统的畜牧产品也有着巨大的需求。中国在带动蒙古国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孟和图拉去过中国不少地方。这些年来,她亲眼见证了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变化。“中国的变化令人感到震撼,每次去中国都会有新的惊喜。这些变化给我很多启迪,中国很多成功的发展经验值得蒙古国借鉴。”孟和图拉说。

孟和图拉还告诉记者,中国对蒙古国的无私援助和中国人民对蒙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也让她十分感动,而这种情谊将成为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催化剂”。

孟和图拉还向记者讲述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个感人故事。

2015年6月29至7月5日,包括孟和图拉在内50名蒙古国媒体代表应邀赴中国参观考察。考察途中,本已患病的蒙古国家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尼玛巴雅尔病情加剧,中方接待人员连夜将她送往医院救治,在中国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尼玛巴雅尔很快康复。

当时孟和图拉担任翻译,见证了整个过程。“中国医生不仅表现出高超的医疗技术,也体现出对蒙古国人民的情谊,”孟和图拉说。

孟和图拉表示,蒙古国刚刚进行议会选举,在新议会和政府成立之际,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蒙古国的访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她说,蒙中友好关系发展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相信李克强总理此访,将会促进更多丝绸之路经济带同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对接的项目在蒙古国落地,为蒙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带来积极影响。

相关推荐
第十五届中蒙新闻论坛在蒙古国举行

以“人工智能时代中蒙媒体友好交流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中蒙新闻论坛9月17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蒙古国记者协会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合力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 推动区域合作高质量发展

面向未来,中蒙俄三国应抓住机遇,加强协调,探寻更多的利益交汇点,深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领域交流合作,以更好应对百年变局下各种挑战,助力各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