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专家助卢旺达解决双季稻栽培难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22 16:13:00

新华社信息基加利12月22日电 (记者杨孟曦) 卢旺达国家农委日前组织专家对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水稻旱作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进行验收。卢旺达专家表示,中国专家对当地农户的栽培指导,已成功解决困扰卢旺达多年的无法栽培双季稻难题。

卢旺达国家农委的专家组对33户农户参与的稻谷生产示范地进行了现场测产,单季平均产量为每公顷8.1吨,比当地传统水稻栽培产量高4到6吨。

已经连续3次参加示范栽种的卢旺达农户罗拉说,在农业示范中心按照中国专家的技术,栽种出的稻谷产量高,而且每年能收两季,按这样的方法栽种,家里的粮食收成比以前翻倍还不止。

卢旺达南方省农委主任加萨那在见证了验收成果之后表示,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采用的这种让农户参与栽种示范、实地学习掌握技术的推广模式切实可行,而且中国专家的该项新技术在卢旺达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下一步将支持中国专家在卢旺达更广的范围推广这一新技术和稻谷品种,让当地农户尽快掌握栽种技术、增加稻谷产量。

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胡应平说:“这是我们今年继6月收成以后的第二季收成,产量依然高出当地农户栽种的一倍左右,这对于许多卢旺达当地农户来说是个非常振奋的好消息。”

福建农林大学援卢旺达专家组经过多年研究,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耐寒品种,采用水稻旱作栽培新技术提高地表温度、改善土壤透气性,合理安排播种季节。经过2015年至今两年的实验,已经解决当地稻谷多年没有解决的无法栽培双季稻的难题,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卢旺达因气候、土地等原因,多数地区大米只能收获一季,而且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卢旺达国内对于粮食的需求。卢旺达农业部计划至2018年,扩大水稻种植,提高稻谷产量,实现自给自足。

相关推荐
国企担当与创新实践双向赋能——云天化股份探索农业现代化新路径

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在产品研发与生产上持续深耕,更以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力量。

中国“农科城”杨凌搭建上合组织农业交流合作平台

正在中国“农科城”杨凌举行的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塔吉克斯坦杏和公司负责人普洛特·阿舒罗夫的摊位前人头攒动。他带来的杏干、桑葚果糕、果茶等产品,颇受展会观众青睐。

津吉粤三地倡议:农业领域将深化省际合作交流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日前在天津召开,18日下午举办的“海河之约·津吉粤省际合作交流活动”中,津吉粤三地共同发布了《津吉粤深化省际合作交流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