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专家助卢旺达解决双季稻栽培难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12-22 16:13:00

新华社信息基加利12月22日电 (记者杨孟曦) 卢旺达国家农委日前组织专家对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水稻旱作栽培技术”示范项目进行验收。卢旺达专家表示,中国专家对当地农户的栽培指导,已成功解决困扰卢旺达多年的无法栽培双季稻难题。

卢旺达国家农委的专家组对33户农户参与的稻谷生产示范地进行了现场测产,单季平均产量为每公顷8.1吨,比当地传统水稻栽培产量高4到6吨。

已经连续3次参加示范栽种的卢旺达农户罗拉说,在农业示范中心按照中国专家的技术,栽种出的稻谷产量高,而且每年能收两季,按这样的方法栽种,家里的粮食收成比以前翻倍还不止。

卢旺达南方省农委主任加萨那在见证了验收成果之后表示,中国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采用的这种让农户参与栽种示范、实地学习掌握技术的推广模式切实可行,而且中国专家的该项新技术在卢旺达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下一步将支持中国专家在卢旺达更广的范围推广这一新技术和稻谷品种,让当地农户尽快掌握栽种技术、增加稻谷产量。

援卢旺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专家胡应平说:“这是我们今年继6月收成以后的第二季收成,产量依然高出当地农户栽种的一倍左右,这对于许多卢旺达当地农户来说是个非常振奋的好消息。”

福建农林大学援卢旺达专家组经过多年研究,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耐寒品种,采用水稻旱作栽培新技术提高地表温度、改善土壤透气性,合理安排播种季节。经过2015年至今两年的实验,已经解决当地稻谷多年没有解决的无法栽培双季稻的难题,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卢旺达因气候、土地等原因,多数地区大米只能收获一季,而且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卢旺达国内对于粮食的需求。卢旺达农业部计划至2018年,扩大水稻种植,提高稻谷产量,实现自给自足。

相关推荐
记者手记|那巴龙格河的日与夜

卢旺达那巴龙格河二号水电站项目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承建,2022年正式开工,建设内容涵盖大坝、泄洪系统、引水发电系统及输变电线路等。据介绍,施工整体进度已完成过半,地下工程已全部完工。

巴基斯坦总理:期待中国技术助力巴农业发展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8月22日说,中国在农业现代化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希望中国先进技术能够助力巴农业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推动几内亚比绍农业发展

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向省内某科技型种业公司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实施几内亚比绍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提供有力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