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家:中国加速推动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1-11 10:08:00

新华社信息南宁1月11日电 (记者夏军) 日前,中国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河南、湖北、湖南和广西的4个县集中签约,试图引进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与会专家指出,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产业将在中国迎来加速发展期。

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林废弃物发电产业年处理量约9000万吨,已投运和在建的农林废弃物发电项目302个。尽管如此,每年中国仍有大量农林废弃物被滥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每年有1.8亿吨农林废弃物需要能源化利用,且其总量将呈逐年增长之势。

“中国每年9亿多吨的农林废弃物,如果随意处理,将不可避免加剧中国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说,通过发电等能源化利用,可年处理农林废弃物约9000万吨,年产出环保电力50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00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000万吨/年,产生了较大环保效益。

“除环保功能外,利用农林废弃物发电还能为农民直接增收,通过上下游产业链和就业带动,为项目区农民带来收入。”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院长骆仲泱说,这一行业有望在雾霾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专家指出,大规模滥烧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是雾霾形成的因素之一,而把这些废弃物集中利用发电,将对中国雾霾治理带来好处。

中国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高峰论坛上,多名专家对这一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专家们普遍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生态文明建设正越来越受重视,高层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中国许多地区对环保产业越来越重视。”孙晓华说。

尽管社会效益较为明显,但这一产业不少企业经济效益却仍艰难。专家指出,受燃料收集、技术手段、税收政策等因素制约,加上成本连年增长,农林废弃物发电产业生存和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

常纪文认为,从长远看,应鼓励农林废弃物的科技研发,并适度产业化,可明确农林废弃物发电产业为环保产业,根据处理农林废弃物、燃料收购及惠农等特点,及时发放电价补贴并支付农林废弃物处理费用等。

“更重要的是加大科研力度,增强这一产业的造血功能,走出一条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和自我循环的良性发展之路。”广西科学院研究员黎贞崇说。

相关推荐
这场智库交流为全球超大城市治理带来哪些启示?

16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超大城市治理智库交流活动上,来自国内外的城市管理者、专家学者和智库机构,共同探讨超大城市治理这一重大课题,推动以“城市之治”诠释“中国之治”,以“中国之治”赋能“全球之治”,共同构建更具包容性的超大城市治理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