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东盟推进教育合作培养中文人才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6-09-22 14:35:00

新华社信息南宁9月22日电 (记者潘强) 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交流会2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泰国、缅甸、印尼、老挝、柬埔寨、菲律宾等9个国家69所华文学校和华教机构,以及中国28个省市区侨办和教育部门的近200名代表参会。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海外中国企业,由于业务需要等,开始在当地寻求能够熟练使用中文的人才,很多外国人也在主动学习中文,以便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在海外的华文教育中,华文教师短缺、教材严重缺乏、教学方法有待加强的现象比较突出。”菲律宾华教中心常务副主席黄端铭表示,近年来中国通过选派华文教师到海外任教,解决了一些燃眉之急,但如何做好外派教师的保障工作,提升当地华文教育水平,还需要建立更为健全的管理机制。

中国国务院侨办文化司副司长汤翠英介绍,近年来国务院侨办通过派遣教师赴海外华校执行援教任务,组织华裔青少年来华文化体验,邀请海外华校教师来华研习,组织国内教师赴海外“送教上门”培训,组织编撰华文教材等多种形式,助力海外华文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

据中国国务院侨办公布的资料显示,2016年,中国计划向27个国家的260余所华校选派教师1100人,其中南非、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为首次选派。

“我们非常需要华文教师的到来,这对支援华校教育,提升我们教学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副会长蔡伟华说。

蔡伟华告诉记者,目前柬埔寨已有华校50余间,在校生达5万人。这其中不仅有华人华侨后裔,还有不少柬埔寨本地居民。

目前,华文教育正在从单一走向多元,即除了帮助华侨华人传承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之外,华文教育还肩负着培养当地社会通用型人才的责任。

除在海外力推华文教育外,中国—东盟教育开放合作也在不断升级。截至2015年,中国与东盟互派留学生逾19万人,其中,中国在东盟国家留学生已超过12万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在华留学生达到7.2万余人。到2020年,双方互派留学生人数双双超过10万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此外,中国各地亦在大力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开放合作。广西壮族自治区侨办主任秦春成介绍,到“十二五”末,来广西学习的东盟留学生已有将近4万人,占广西留学生总人数接近八成,广西已成东盟国家留学生出国留学的首选地之一。

秦春成说,除互派留学生外,目前广西高校已有9个面向东盟的人才培训中心或基地,1个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和18个自治区级华文教育基地。

相关推荐
中方向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一中学援助教学设备

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向楚河州亚历山德罗夫卡村一所中学援助电子黑板交接仪式19日在该中学举行。

架起丝路连心桥——新疆扩大中亚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近年来在中国中亚教育合作中,新疆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今年,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宣布将在新疆设立中国-中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

中国新西兰教育合作又有新进展

近日,中国新西兰教育合作又有新进展。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与浙江传媒学院、郑州大学、烟台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新西兰UP教育集团与北京十一学校、杭州第二中学、伊顿善育集团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