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愿为埃中考古领域合作搭建平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1-06 10:55:00

新华社信息开罗1月5日电 (记者王雪) “希望大埃及博物馆的开放能为埃中两国在考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大埃及博物馆馆长塔里克·陶菲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正在兴建的大埃及博物馆位于首都开罗西南约5公里处、吉萨省著名的金字塔景区附近,预计2018年开馆。大埃及博物馆占地49万平方米,能够容纳10万件文物,其中5万件用于展出,其余用于研究与交流。

“埃及国家博物馆是20世纪初建成的,在功能和空间上已经无法满足目前需要,政府因此决定新建博物馆,”陶菲克说,“大埃及博物馆经过精心设计与选址,与胡夫金字塔遥相呼应,是集展览、研究、交流和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

据介绍,近期有一批文物运至博物馆已建成的文物保存和研究部门,专家正在对其进行修复并准备展出。陶菲克说,专家借鉴了多国的专业文物修复技术,按展品材质分门别类送至不同部门。根据埃及法律,这些文物的修复、保存、运输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埃及专家完成。

陶菲克告诉记者,在明年即将展出的5万件展品中,有3万件是历史上从未展出过的珍贵文物,而“图坦卡蒙”将是未来大埃及博物馆的关键词。图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的法老,其墓穴于1922年被发现并从中挖掘出5000件珍贵陪葬品,其中“图坦卡蒙的面具”被誉为埃及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

“图坦卡蒙的墓葬品从未被完整展出过,明年参观者将会在大埃及博物馆第一次完整地见证图塔卡蒙墓穴所有墓葬品的展出。这些珍贵墓葬品生动地反映出古埃及新王朝时期历史、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特点。”

“除了图坦卡蒙的所有墓葬品,大埃及博物馆还将展出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胡夫法老船等珍贵文物,”陶菲克说。

从陶菲克的办公室窗口望出去,大埃及博物馆建筑主体已基本完成,白色的屋顶与远处的金字塔形成一道别样的景观。“大埃及博物馆将使用各类高科技手段,加深参观者对古埃及文物与历史的理解。包括大型模拟器、手机应用软件、互动平台等,为传统的展览方式加入互动感和新鲜感。”

谈到与中国的合作,陶菲克说,中国和埃及同为文明古国,两大文明都发源于河流,有许多相通之处,希望大埃及博物馆的开放能为中埃两国在考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平台,也希望新博物馆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相关推荐
中国热·潮再起

当向往的远方,成为走过的地方;从迈出第一步,到50年不停步;《中国热·潮再起》带你见证中欧建交50年,春潮澎湃启新程。

新峰埃及装备及钢铁制造中心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8日,新峰钢铁(埃及)股份有限公司的装备及钢铁制造中心项目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举行开工仪式。

2025年“国际中文日”活动在埃及举办

27日,由中国驻埃及大使馆、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埃及中国大学、中国石化非洲代表处联合举办的“国际中文日”活动在埃及中国大学纳塞尔校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