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科创企业:“一带一路”上的中国新力量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刘佳音 2017-05-10 16:25:00

2013年的一天,在北京中关村,清华大学东南门外,一间仅有100平米的简陋办公室里,一场激烈的讨论正在进行。“这是我们进军印尼,甚至东南亚市场的好机会!”清华大学热能系教授张衍国说。

几天前,北京热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一家印尼咖啡生产企业发来的邀请,希望引进其多流程循环流化床咖啡渣燃烧技术。

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这样一个送上门来的优质订单,可谓万金难求。然而,他们却犹豫了。

担心并不在于产品本身。这项技术是由清华大学研发的,热效率高,排放清洁,燃料适应性广泛,受到海外公司青睐并不出奇,大家也都对它充满信心。

关键问题在于,无论负责技术研发的教授们,还是负责这项技术转化和市场推广的热华能源,都没有境外项目的实施经验,对海外市场也并不了解。

 贸然承接海外项目,风险是否太大?这个担心一直让他们难以决断。

 2013年9月,“一带一路”战略的恢弘大幕徐徐拉开,让他们下定决心:坚持走出去,用先进技术引领市场发展!

 如今,热华能源已经成功构建起“产品+服务+技术”的立体化出口模式,产品远销到美国、蒙古、台湾等地,累计实现出口创汇近亿元,产业布局更是覆盖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国家。

热华能源的故事,并不是唯一的案例。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大批中国科技公司都已经乘着政策的东风,走向海外。经过3年时间,来自中国的科技创新企业,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引人注目的全新力量。

中关村

 

 梯次输出:高科技成为“走出去”新潮头

 一段铁轨上喷射出两排晶莹的水花,列车以20公里左右的时速驶过,只需要两三分钟,就可以对列16编组的动车,完成全部的车轮故障检测。

 这是中关村核心区企业神州高铁的一项核心技术:通过式探伤。不久前,这一技术已经成功打开美国市场。

 直到现在,全世界还没有其他企业掌握同类技术。其他公司还在使用传统的检测仪,动车组需要定期拆解开,把转向架等设备卸下来,才能完成正常检修;有的甚至需要工人挨着把每个车轮全部敲一遍。

 作为轨道交通运营维护领域,代表中国最高产业水准的企业,过去几年来,神州高铁已经跟随中国铁建等上游产业,全面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我们走出去,主要有两条路。”神州高铁国际部部长吴建伟说,第一条路是跟着中铁建等央企,为他们新修的国际铁路提供互补的产品解决方案,大家一起走出去;第二条路是跟当地伙伴合作,为海外铁路的升级改造提供服务。

 这也正是近几年来,中国公司走向“一带一路”的大趋势:资源、基建等行业的大型央企作为第一梯队,率先进入当地市场,带动以上下游的产品制造为主的第二梯队跟进,在此基础上,以科技、服务、资本逐渐成为第三梯队的新主力军。

 过去,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路上长期陷入“两多一少”的困境:工程承包多、资源开发多、实体投资少。而现在的“梯次输出”,让中国企业更好地“抱团出海”,既降低了科技企业“走出去”的市场风险,也丰富了大型企业综合服务的技术含量,全面提升了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产业力量。

 以轨道交通为例,上游的中国铁建等基础设施企业率先“走出去”修建铁路;然后,中车这样的装备制造企业生产列车和机械跟着“走出去”;接下来,神州高铁等运营维护企业“走出去”提供运维服务,最终实现了中国高铁对外的全产业链输出。

神州高铁

 

 转型升级:中国科技力量惠及“一带一路”国家发展

近几年,伴随中国科技公司的不断“走出去”,越来越多国家的民众,生活都已悄然发生改变。

比如,肯尼亚,当地很多老百姓以前没有条件,很少洗澡,卫生条件很差;现在,启迪清洁能源跟当地企业合作,在“经济适用房”小区推广太阳能热水系统,提供免费的热水入户,让他们方便地洗上了热水澡。

比如,来自雷力的海藻生物肥料,让哥斯达黎加农民种植马铃薯时,不但减少了30%的化肥用量,每公顷还能增产20%-30%。

比如,辰安科技主导部署的应用技术,有效缓解了厄瓜多尔治安混乱的难题。厄瓜多尔总统拉斐尔·科雷亚表示,正是来自中国的技术,让该国犯罪率在三年内下降了24%。

比如,巴西盛产牛肉,而本地人因为不吃肥肉只能扔掉,而启迪清洁能源的技术,帮他们把不吃的肥肉炼成了生物柴油。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无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还是在全球更多地方,中国科技都在不断当地的改善产业经济与社会生活。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不光整合海外创新资源,而且积极推动本土化研发和产业合作。   

比如京东方,在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印度等欧美亚主要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并在美国、日本等地设立研发机构追踪前沿技术。

比如启迪清洁能源,在肯尼亚就找当地合作伙伴做大股东,以土地、资金和当地市场资源入股,自己做二股东,以技术设备入股,这样实现双方的共赢。而在伊朗,启迪将风电卖给当地之后,当地还会再将部分电转售到周边市场,也能获得很好的收益。

比如,纳通医疗每年都在海内外组织大量的手术培训、产品培训、医生教育等交流活动;而仅仅在2016年,雷力参与和组织国际平衡农业论坛、技术培训会就达到300余场。

比如,同方威视在波兰成立了华沙公司,在当地拥有集生产制造、产品研发和客户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真正实现了“中国设计,欧洲制造”的中国高科技产品的本地化生产。

比如,启迪控股的科技园孵化器,近年来沿着“一带一路”不断布局,已经在巴基斯坦、泰国、埃及、瑞士等地进行了布点。

海淀区区长于军说,作为中关村的核心区,海淀区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不是简单的产品或者技术的“走出去”,而是全方位的发展之路,不仅包括技术的创新、资本的运营,还融合了中国人对科技成果转化、创新驱动发展方式等体制机制变革的理解,带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仅是物质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有创新发展思维和理念的碰撞。

 沟通交流:展示中国文化传递中国担当

1000多年前,当地中海商人的驼队,沿着古丝绸之路返回故乡,他们为欧洲大陆带去的中国印象,除了灿若云锦的丝绸和细腻如玉的瓷器,还有造纸术、火药,乃至遥远东方那个神秘国度的更多文明传承。

而现在,当承载中华文明复兴的“一带一路”战略,将欧亚非沿线65个国家和44亿人口紧密连在一起时,带来的也远远不止是经济与产业的一体化,同样也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互通。

在非洲的卢旺达,过去看电视只能收看四五个当地频道,而且信号不稳定,当地甚至有很多非法的运营商抓取各种盗版节目来卖。

现在,来自中国的数字电视网络系统建设及投资运营商四达时代改变了这一切。当地用户安装四达时代数字电视机顶盒以后,就可以用更便宜的电视费用,收看来自全世界的60多个频道。

目前,在非洲,四达时代的业务已经覆盖了卢旺达、尼日利亚、几内亚、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莫桑比克、加纳、刚果金、加蓬、喀麦隆、刚果布、南非等45个国家,覆盖人口接近10亿人,是非洲地区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数字电视运营商。

四达时代董事长庞新星透露,自2015年以来,四达时代已经启动一个译制配音计划,每年至少采购1200集优秀电视剧和至少52部电影,然后用八种语言进行译制和国际标准母语配音。

这样,它能更好地海外传播中国,让“一带一路”乃至更多的国家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了解中国的国际担当。

除了四达时代这样的企业,政府与更多的组织机构也在不断促进中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中关村正在推进的“藤蔓计划”,就是联合高校,组织在京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与中关村企业对接,通过在岗实习,为中关村企业储备国际化人才。

仅在今年3月份,“藤蔓计划”已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举办3场“藤蔓计划”宣讲和企业与留学生的对接,3次活动将近900名国际留学生,30多家企业参加。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所承载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大计,也是中国以全球担当解决全球性政治经济挑战的创新方式。除了由铁路、公路、航空、航海、油气管道、输电线路和通信网组成的综合性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它还将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打造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化的融合发展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科技的共享协作,经济的共同繁荣,还是文化的畅通交流,中国科技创新都将发挥越来越强大的坚实力量。(完)(中经社经济分析师)

相关推荐
多国学者:欧洲应将中国视为机遇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前景与路径”学术研讨会2月2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