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行动涵盖设施联通建设、发展方式转型、合作机制创新、国际交流培养等多个方面,既是对共建“一带一路”多年来高质量实践成果的高度浓缩,也是下一步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新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
共建“一带一路”日益凝聚全球共识,迎来发展重大机遇,完全可以成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压舱石,成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实现世界现代化的加速器。
中国(广西)-“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贸合作座谈会上,与会代表认为,更深入的人文交流所蕴藏的“潜动能”,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完善合作机制,构建合作平台的重要基础,也将助力“一带一路”合作纵深发展。
“跨里海”线路运输方式的不断拓展和丰富,串联起了中亚、里海、黑海等沿线国家和地区,必将为促进中欧以及沿线各国经贸往来,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能。
伊斯兰堡南亚事务专家阿萨德·阿里发表题为《揭示中巴经济走廊的地缘政治意义》的文章 ,深入探讨中巴经济走廊的演变,它给中巴两国带来的好处,及其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影响。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自2015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1.2万名学生在这里求学。这所高等学府为海外学子打开了一扇“中国之窗”,成为中马高等教育合作的旗舰项目,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办学新路。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是最大的煤炭融资接受国,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投资有55%流向南亚。在印度周边地区,中国企业支持许多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项目。因此,对现有和计划中的化石燃料项目进行关停和实施绿色改造对南亚地区能源转型至关重要。
“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前景与路径”学术研讨会2月29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
中国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金融发展的规模和效率对亚洲国家、中低收入国家和陆上丝绸之路共建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高于对欧洲国家、高收入国家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
虽然受到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影响,2023年亚欧地区经济仍保持增长势头但各国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合作逐渐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推动亚欧地区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提出了未来十年共建“一带一路”的发展思路、原则理念、发展目标,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新领域合作等明确为重点领域和方向, 将成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
今年是乌拉圭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乌拉圭也是首个同中方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南方共同市场国家。记者近日在当地调研发现,5年来,双边经贸合作取得较大成绩,人文、教育交流密切促进了民心相通。
近日,在西安举办的“建设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通道论坛”上,不少企业表示,立体多维的国际贸易网络,为许多企业从西安出发,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俄罗斯-亚洲工业家和企业家联盟主席曼克维奇18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是一项长期工作,这一倡议的作用将在未来得到更加明显的体现。
海风千年如一日地吹拂着巴塔哥尼亚旷野。一座座风机,耸立在阿根廷南部丘布特省马德林港小城旁,叶片在海风的吹拂下不停地旋转。
事实证明,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可靠的朋友,在每一个困难时刻都给予巴基斯坦帮助。2013年7月,中国发起富有远见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就是这一愿景的成果。
近期,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埃及前驻华大使阿里·希夫尼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加强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拉近了中国人民与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距离,希望“一带一路”成员国的智库和研究中心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以进一步促进相互了解和学术交流。
近日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就项目类型而言,中国2023年上半年在“一带一路”倡议国家的海外能源参与是自该倡议启动以来“最绿色”的。
显示 9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