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范祚军:以金融支撑体系布局中国版金融全球化

责任编辑:胡柳 2017-05-12 11:36:00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 邱俊

近期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术研讨会”上,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在题为《“一带一路”金融支撑体系与中国版金融全球化》的发言中指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串起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关键,必须要具备一个能与自身国际地位和“一带一路”建设相匹配的金融开放支撑体系,布局中国版金融全球化。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打造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为发展目标,中国追求的是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内涵。范祚军认为,未来中国必须加强金融发展,形成与中国地位相称的金融格局,建设能够满足“一带一路”发展目标的金融支撑体系。这一体系构建的三大措施是“进的来”“出的去”“撑得起”。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主要集中于利率、汇率市场化,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项目开放等方面。

范祚军说,中国正由“世界工厂”向“中国创造”和“全球投资者”并重转型,应该大力发展在岸金融市场,积极开拓离岸金融市场,通过在岸金融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联动机制,构建完善的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保险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实现多元化、全球化的资源配置。针对此,他提出六点建议。

一要积极推进金融工具创新,探索交易类、需求类和投机类的金融工具创新,为开放中国金融,与国际接轨提供有效手段。同时,要打造立体金融服务体系,在开发金融、产业金融、贸易金融、跨境金融和网络金融五大领域,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合作、贸易投资、跨境结算、互联网金融等活动,从“面”到“链”再到“点”地创建金融服务平台。

二要建立健全中国的相关金融监管法律机制,不断提高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做实和完善金融创新监管协调机制;要与本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相适应选择金融监管模式,使金融体系在稳健性与效率性之间取得良好平衡;要加强国际间协调合作进行监督管理,以东亚及太平洋中央银行行长会议组织(EMEAP)、东盟与中日韩(10+3)金融合作机制等为主要载体,从多边合作入手,逐步建立“一带一路”区域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在全球构建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置的交流合作机制。

三要加强跨境合作,拓宽“一带一路”资金来源。在“一带一路”建设早期,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在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亚投行已正式开始运营,重点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交通和城市发展。仅靠开发性金融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当前,随着一些项目进入市场化运行阶段,还应充分调动商业性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发挥跨境合作的作用。

四要创新金融工具,转化“一带一路”投资收益。“一带一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项目周期长、融资结构复杂等难点。如果能设计出合适的金融创新工具,将“一带一路”建设红利转化为短期可见、易得的投资收益,将有助于激发各方投资意愿。例如,通过商业银行发行债券等方式,将私人资本纳入“一带一路”项目建设。

五要完善对冲机制,构筑全新的风险管理架构,分散“一带一路”建设风险。要引进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开辟各类信用风险分担职能;要开发各类金融衍生品包括风险互换、掉期等产品,活跃风险交易职能;要促进国际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等市场发展,提升风险分散职能;要引进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一带一路”风险的透明化和信息共享。

六要促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开辟“一带一路”投融资新渠道。据中国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如果未来全球流动性趋于紧张,78%的境外受访企业表示将考虑使用人民币作为替代选择,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中,这一比例高达87%。客户的选择代表了市场的声音,预示着人民币蓬勃发展的未来和中欧金融合作的巨大潜力,人民币将为“一带一路”开辟一条新的投融资渠道。

据介绍,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学术研讨会由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广西大学主办、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研究院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

相关推荐
俄央行再次延长不友好国家非居民从经纪人和信托经理账户向境外转账的限制

俄罗斯央行29日说,将对不友好国家非居民从经纪人和信托经理账户向境外转账的限制再延长6个月。

从垂直场景切入 中经社为行业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战略目标,深耕垂直领域,中国经济信息社18日在北京发布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这是中经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经社向构建数字化信息产品矩阵和数字业务生态迈出关键一步。

深耕垂直领域 中经社推出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

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战略目标,深耕垂直领域,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18日在北京发布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