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前行的,是持续活跃的经济信息国际传播活动。2024年,中国经济信息社协助各类传播主体开展了387次经济信息全球传播,通过英、法、德、日、韩、泰等十多种语言,面向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主要地区落地,实现平均每条信息被625家次海外媒体渠道刊载的传播效果。
9月20日,中国经济信息社策划的“中国新能源车企外媒行”系列活动在重庆宣布启动。
7月25日,以“中非之‘智’助中非之‘治’”为主题的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经济信息社董事长潘海平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中经社将以经济信息服务和媒体智库合作为抓手,持续推动中非媒体智库机构精诚合作,携手并进。
2024年5月30日,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研发的新华制造出海优选50指数、新华消费出海优选50指数正式上线。
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战略目标,深耕垂直领域,中国经济信息社(以下简称“中经社”)18日在北京发布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
锚定建设“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战略目标,深耕垂直领域,中国经济信息社18日在北京发布八大数字化应用系统。这是中经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经社向构建数字化信息产品矩阵和数字业务生态迈出关键一步。
1月27日,新华社上海分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上海市数据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充分发挥并整合各自优势,在数字政府建设、经验推广、生态打造等多个领域开展优先级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业务的延伸和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27日在沪揭牌成立。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新华社社长傅华出席成立活动并致辞。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经社上海总部董事长徐玉长在中经社上海总部成立活动上表示,中经社上海总部将对标国际一流机构,向金融业务、外资业务、海外业务深度延伸,打造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需求相匹配的业务能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高质量发展。
作为新华社与上海市深化全方位合作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1月27日正式揭牌。国家级经济信息旗舰,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赋能助力,通过建设数字化信息高地,发出“上海声音”,助力上海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为“五个中心”建设和金融强国添砖加瓦。
“中国经济信息社愿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助力更多中国品牌参与国际竞争,帮助中国企业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玉长5日在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云南分会场)暨第二届大象国际传播论坛分论坛上表示。
29日,国际展望大会(巴厘岛2022)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在印度尼西亚举办。会上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展望2022》报告。
8日,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指数开发、智库研究、信息发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在9月8日举行的2022“丝路海运”国际合作论坛上,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了《“丝路海运”建设蓝皮书(2021-2022)》。
8月29日,北大荒集团与中国经济信息社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党组成员、秘书长景如月,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完达山乳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等出席。
日前,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达成指数框架合作,将共同研发一系列证券指数,并在理财产品层面后续开展指数资产投资。
1月6日,新华指数联合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证信息)发布公告,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深证信息联合研发的“新华国证全球证券市场分类标准”,新华国证全球证券市场分类2021年度审查结果正式发布。
显示 17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