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增进民心相通蕴含广泛行业商机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谭博文 2017-05-15 16:39:00

新华社信息北京5月15日电(记者刘小云、胡平超)在5月14日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上,中外嘉宾热议民生领域的务实合作,其中影视、旅游、中医药等行业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宋涛在主旨发言时表示,要把民心相通事业与各方务实合作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围绕建设绿色、健康、智力、和平的丝绸之路,实施好一批指向明确、重点明晰、效果明显的民心相通项目。

“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会议还展示了中国同沿线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开展文化、教育、科技、旅游、卫生、新闻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成果,宣布启动《中国社会组织推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行动计划(2017-2020)》、“丝路沿线民间组织合作网络”,以及“增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国际智库合作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间交流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多样化,带动诸多产业“走出去”,获取广阔商机。

其中,影视合作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走出去”是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最直接也是最形象的一种方式。中国五洲传播中心与阿联酋阿布扎比影视国度公司签署协议,决定在影视产业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哈萨克斯坦哈巴尔电视台也已开始逐期播出中国综艺节目的哈语译制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巡视员周建东表示,推动中国电影持续健康发展,让中国电影成为民心相通的友好使者,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多元文化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指出,中国影视剧和综艺节目的“走出去”应更多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

“一带一路”建设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一带一路”投资商机巨大,沿线多数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口红利多,这些国家旅游设施相对落后,旅游投资空间巨大。 

丝绸之路沿线景点与遗产所在地的民俗、民间艺术、手工艺、宗教信仰、饮食习俗等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比较容易通过旅游与文化交流甚至旅游经济、商务贸易联系起来,形成良好的区域文化遗产与经济互动,便于发展民间友好交流。通过联合打造国际旅游精品线路,有助于企业提升“一带一路”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截至2016年6月30日,已有包括海南、新疆、宁夏等24个省区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明确的旅游合作项目。同时,中国积极与沿线国家提高签证便利化水平。

在卫生医疗领域,我国已与中东欧、东盟、阿盟等地区或国家的卫生部、医学院等部门展开了医疗人才培养、公共卫生服务和传统医药等方面的合作。其中,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和优秀的文化资源。新华社记者日前参加农工党中央“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大考察时发现,甘肃、云南等地以文促医、以医带药、以药兴商,用中医药健康发展共同打造了“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桥梁。

目前,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已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以针灸、推拿为代表的中医技术在多个国家受到广泛认可。下一步,我国将推进与不同国家的药品规范管理制度对接,推动成熟的中药产品以药品、保健品等多种方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注册,使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成为卫生资源共建共享的“助力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我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
中国援马耳他医疗队亮相第66届马耳他国际贸易博览会

第66届马耳他国际贸易博览会(MTF)近日在马耳他中部城市阿塔尔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来自地中海地区中医中心的第20期援马耳他医疗队在博览会上设置中医药展位,成为此次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中药材鉴定图典》葡文版在巴西发布

28日,《中药材鉴定图典》葡萄牙文版新书发布会在巴西圣保罗举行。

综述|地方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中亚民心相通

从携手文化遗产保护到加强博物馆交流再到深化高校合作,中国-中亚地方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勃勃生机。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丝路传音:中国-中亚媒体智库合作与城市文明对话论坛”上,多国政府官员、智库学者与媒体人士认为,加强地方间人文交流,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