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将向世界开放宫颈癌筛查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3-29 08:42:03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张爱芳 摄)

新华丝路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张爱芳)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与武汉大学兰丁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中心3月28日在北京联合宣布,从4月起将向全世界开放兰丁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妇女有望通过中国的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宫颈癌筛查服务。

据介绍,经过多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兰丁人工智能细胞病理诊断研究中心开发出了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这一技术将医学界多年积累的宫颈癌诊断经验转化为算法模型,以完全自动化的形式从数字化图像里找到癌细胞的踪迹。采样机构在完成细胞标本图像信息的收集后,通过互联网把数据传递到云诊断平台上,即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完成诊断工作。该技术能有效改善筛查效率,降低筛查成本,提高癌前病变及阳性检出率,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兰丁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已获得中、美、欧盟的产品许可证,并在湖北、山西、云南、河南、深圳等省市进行了多年的大规模应用。此次发布的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正是在该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向世界开放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的目的就是希望在全世界范围内打造一个智能化、数据化、标准化的宫颈癌筛查网络。”武汉大学兰丁人工智能细胞病理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孙小蓉教授表示。

据孙小蓉介绍,该平台将面向各国的大规模宫颈癌筛查项目,以及从事宫颈癌防治工作的各国医生和科研人员开放。世界各地的细胞病理医生和专家可不受地域和国界限制,在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上进行跨国界合作,高效开展宫颈癌筛查与防治工作,分享宫颈癌诊断经验,共同推动全球宫颈癌筛查效率和诊断水平的提升。

孙小蓉指出,兰丁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将重点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这一平台可以使高端的医疗资源有效下沉,让专家们的大脑和眼睛通过网络覆盖到各地,适合于一些缺乏细胞病理医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农村开展宫颈癌人工智能筛查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可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复制和推广。

目前,兰丁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已经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投入应用,其智能化,数据化及网络化的优点得到了当地政府和医学专家的认可。

十二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一带一路”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席赵白鸽在发言中表示,宫颈癌人工智能云诊断技术在中国基层的成功应用充分表明,中国在这一领域已走在世界前沿。现在,这一技术从中国走向世界,将为更多国家开展普惠式早期宫颈癌筛查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关推荐
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揭牌

近日,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在京发布

4月16日,中国知识产权指数课题组在京发布知识产权领域品牌报告《中国城市知识产权指数报告2025》。

探索知识产权创新工作 上海有这些尝试

2024年,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件,上海市这项数据达57.9件,并连续四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上海市是如何加快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国家知识产权局2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