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科院: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需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9-04-19 22:30:40

新华丝路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闫鹏 、李浩然)19日,国新办举行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情况发布会,会上多名中科院专家指出,走绿色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要破解“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发展与环境之间难题,需大量科学技术支撑。

图为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介绍中科院支撑“一带一路”建设情况(国新网 张馨 摄)

据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潜力巨大,但同时拥有复杂的地理格局,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压力很大,“走生态文明之路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成功的唯一选择”。

“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不仅仅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期望,更是中国自身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外实践和主动作为。”白春礼表示。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曹京华认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科学技术投入。

为支撑“绿色丝绸之路”建设,2018年年初中科院设立“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研究专项,简称“丝路环境专项”,其中涉及三个联合攻关研究项目。

“说的形象一点,联合攻关项目就是把其他项目、课题完成的科学成果作为一个‘零部件’,最后组装成一个可发挥更大作用的‘火车头’中,带动整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局长严庆表示,希望联合攻关项目能够提供中国经验、中国解决方案,能够促进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中科院除了牵头组织“块头大”的科学专项计划以外,还布局100多个“绿色丝绸之路”科技合作项目。

比如中科院集成近20个研究所与巴基斯坦10余家科研展开合作,针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面临的诸多生态环境挑战,积极参与走廊的远景规划;帮助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和塔吉克斯坦解决当地民生饮水问题;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同开发当地所需要的一些药物等。

据记者了解,从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科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8亿元,率先在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创建10个海外科教中心,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培养了近5000名高层次科技人才,与沿线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规模超过12万人次。

相关推荐
“一带一路”青年使者北京绿色行2024年首场活动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青年使者北京绿色行”活动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来自莫桑比克、韩国、柬埔寨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15名在京留学生,赴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的国华投资BIPV中心参观交流。

中企承建的空中交通管理工程项目助南苏丹收回高空空域管理权

南苏丹总统基尔日前宣布,随着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ATMS)临近交付,南苏丹即将从邻国苏丹收回对其主权空域的控制权。

一季度开局良好 中欧班列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运行继续取得良好开局,开行数量、运输量实现双增长,进一步提升了亚欧大陆互联互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