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伊拉克油田的中国建设者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5-05 15:11:54

新华社巴格达5月5日电(记者张淼)在伊拉克南部“石油城”巴士拉郊外的荒漠,长燃火炬星星点点。中国建设者们正在帮助伊拉克最大的油田——鲁迈拉油田战后重建、恢复石油生产能力。

中国石油建设工程公司鲁迈拉预制车间内,电焊声轰鸣,忙碌的中外籍工人正在预制油田管线和钢结构。

晒得黝黑的工程一处212队队长赵荣国说,这个车间分管线下料、打磨、组对、焊接四个流程工序,之后再进入防腐、除锈、管线施压等阶段。“为减少油田现场焊接作业,不少管线结构需要100%预制,到现场只进行安装作业。”赵荣国说。

当了30年的石油工人,赵荣国随着石油建设的脚步从中原胜利油田转战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然后又走出国门,从苏丹、阿尔及利亚项目到伊拉克鲁迈拉油田项目,不变的是浓浓乡音,与日俱增的是中国石油建设腾飞带来的自豪感。

赵荣国说:“从(石油)施工建设这块来讲,从最初十几吨的吊车发展到现在7000吨的龙门吊,咱们国家机械化能力提高非常大。”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给鲁迈拉油田带来毁灭性打击,许多油罐被炮弹炸毁。如何恢复石油产能成为战后伊拉克政府的难题。

2009年,英国石油公司、伊拉克南方石油公司和中石油联合中标鲁迈拉油田项目。自2011年起,中国石油建设工程公司作为鲁迈拉油田的主要建设方,执行了30多个油、气、水、电站项目的建设合同。

在鲁迈拉项目上工作近30个月的赵荣国说:“每建一套装置,感觉跟里程碑一样,非常自豪。”但当聊起他24岁的儿子,他心有愧疚,“从他出生到长大,(我们)在一块的时间不到三年”。

伊拉克长期动荡,安全局势不稳定,工人师傅们因安全原因无法外出,加上赶工期、签证的限制,往往十几个月才能休一次假。一周七天,从早到晚,鲁迈拉油田里的中方建设项目,就是工人师傅这么干出来的。

“去年我们在鲁迈拉总工作量大概是13万多寸口,预置量达50%或更多。在这个厂房里就完成了6万寸口预置量,管道延长长度大约八九十公里。”赵荣国说。

巴士拉地区是著名的“热极”,夏天在室外头顶长燃火炬施工作业,气温能到近60摄氏度。“周三,晴,最低气温33摄氏度,最高气温54摄氏度,”一位工人师傅从手机里翻出去年夏天的截图。

“夏天里,一整天汗都干不了。”负责打磨管线接口的山西小伙子董志强说。2016年初他来到鲁迈拉油田工作,虽环境艰苦封闭、远离亲人,但想到自己正在打磨伊拉克第一大油田里的管道,还是有种“满足感”。

中国石油建设工程公司鲁迈拉项目经理王向辉说,目前鲁迈拉油田产量已达到每天150万桶,基本上占伊拉克油产量的三分之一。

王向辉说,伊拉克所处地理位置是“一带一路”上的重要节点,中方公司正通过“一带一路”为伊拉克提供人力、财力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帮助伊拉克政府战后石油产业重建及油田产量提升。

“伊拉克因战争多年未发展,我们能很快弥补差距,既能适应西方公司的高标准,又能将老的设施进行改造。”他说。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 | 勇毅前行 中国建设者鼎力打造黎巴嫩音乐殿堂

作为中国政府援建黎巴嫩国家高等音乐学院项目的总工程师,回首近两年来在海外援建的艰辛奋斗历程,36岁的郭佳说:“这是中国援黎巴嫩的首个成套项目,是国家的名片和窗口。我们唯有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才能交出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通讯:中国建设者用千口水井滋润柬埔寨村庄

柬埔寨班迭棉吉省戈莱村位于首都金边西北450公里处。今年11月,这个有112户人家的村庄迎来了一个不一样的旱季。村长索孙对记者说:“之前每到旱季就特别缺水,但是今年中国朋友帮我们打了三口水井,解决了旱季生活的大问题!”

通讯:能在冰块上休息10分钟真是一种幸福——记在中老铁路空琅村隧道施工的中国建设者

中铁五局承建的中老铁路空琅村隧道长9020米,因集断层、暗河、涌水、突泥等“不良地质”于一身而号称“地质博物馆”,又因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而被列为中老铁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