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高精尖科技成“双创”主力军 赋能产业成“双创”新标的——“双创周”北京会场感受科创新动向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6-18 15:01:10

参展商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使用一款AI智能机械人结算系统进行物品称重和结算演示(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盖博铭、金宇)能把汽车挡风玻璃做成“屏幕”的投影技术、可以时刻跟随“主人”的智能拉杆箱、临床试验结果喜人的抗肝炎新药……在近日开幕的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里,各类高科技创新成果“扑面而来”,双创成果既“高精尖”又“接地气”。

本次展览以“汇聚双创活力,澎湃发展动力”为主题,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约18000平方米的展区,陈列了人工智能、生物健康、智能制造等多个产业领域的300余件展品。

观众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杭州“梦想小镇”主会场参观(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你好,潘多拉,我饿了。”在北京云知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位前,智能家居机器人迅速反应,为发出命令的“主人”搜索出附近的美食信息。

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人工智能芯片成为该企业“产业与智能融合”的两大抓手。据介绍,该企业已在厦门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为中国上千家企业提供人工智能算力支撑。

该公司公共事务总监郭凡说:“我们一家企业的创新成果,可助推百亿级人工智能生态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引擎。”

近些年,科技型“双创”企业持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据介绍,2018年,北京市新经济总量达到万亿元,对GDP的贡献达三成。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头发丝横截面大小的面积,能否“放”得下一艘辽宁舰?魔技纳米做得到,不仅如此,还可以“放”5艘左右。

一位参展商在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演示展出的机器人产品(6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该创业团队在3D纳米制造系统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其“雕刻”精度可达60纳米。同时,在纳米级精度上,团队还可实现三维结构的自由设计与加工,将纳米级制造精度和大范围生产结合,为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形象地说,我们就是在做‘光子制造’,就是光刻机,但又区别于传统的光刻机,我们是做三维的。比如44微米的辽宁舰模型。”魔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史强称,“作为平台性技术,我们可以帮助企业改进传统工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史强介绍,在这次的“双创周”上,魔技纳米正与许多医疗企业对接,扩展更多的合作领域。

在“双创”领域,越来越多像魔技纳米这样的高技术企业,注重核心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使尖端科技真正应用到产业发展当中。

统计显示,2018年,北京市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1.1万件和12.3万件,相较2015年分别增长35%和3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11.2件,较2015年(61.3件)增长80%,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10倍。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型创新企业正形成“百舸争流”之势,如“蚂蚁雄兵”般夯实着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础。这些“双创”主体正加快发展、相互赋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驱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引擎”。

相关推荐
科技重塑生产链,新疆棉“丝路出海”

在智慧农业的精准赋能下,万亩棉田实现“荒漠变绿田”的奇迹;通过创新制造深度转化,棉花拓宽应用,延伸产业链;依托丝路物流高效链接,新疆棉花沿着共建“一带一路”销往全球——近日,记者跟随“沿着高速看新疆”采访团,领略了科技支撑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别样风景。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