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发布 上海位列全球航运中心第四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7-12 10:17:25

新华社上海7月12日电(记者何欣荣、贾远琨)11日,2019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在沪发布,新加坡、香港、伦敦位列全球国际航运中心三甲,上海继续位列第四。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全面反映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2019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包括新加坡、香港、伦敦、上海、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新泽西等。

中国沿海城市在全球航运中心评价体系中表现较为突出。除了上海,进入综合实力前30位的城市还有宁波舟山(13位)、 广州(16位)、 青岛(17位)、 大连 (20位)、 深圳(22位)、 天津(24位)、 高雄(25位)、 厦门(30位)。

2019年指数评价结果显示,亚太新兴经济体航运中心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新加坡仍然保持领先水平;香港与伦敦航运发展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上海和迪拜作为新兴经济体重要城市,凭借快速发展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不断提升的航运服务能力,自贸区的驱动效应和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航运发展水平紧追伦敦,分列第四和第五位。

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自2014年起,已连续发布6年。综合对比2014-2019年评价结果,全球航运中心发展总体较为稳定,但同时,全球航运中心东移趋势也较为明显。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特别是国际航运枢纽港口,正深入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互赢合作,持续优化开放高效的口岸营商环境,在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智慧港口建设、航运服务能力等方面逐步跻身世界一流港口之列,为全面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全球航运业变革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关推荐
一眼心动的中国|在上海看见开放的力量

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第一个自贸区……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印记,烙刻在上海的城市基因中。

聚焦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 多部门共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速

为更好满足经营主体对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核心诉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已于近日出台,从五方面提出18条举措,共包含四个方面亮点。

金融如何便利企业“出海”?这些做法在上海先行先试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行动方案中有多项政策先行先试。例如,在上海试点通过再贴现窗口支持人民币跨境贸易融资;又如,支持浦东新区率先制定有利于企业集团财资中心集聚的财政、人才等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