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今起对东盟进出口货物执行原产地管理新规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8-21 10:31:41

中国宣布自8月20日起对中国与东盟之间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执行新的认定规则,以促进与东盟的经贸往来。

中国与东盟关于修订《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及项下部分协议的议定书和其他相关文件20日生效。中国海关总署因此公布该协议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新的管理办法。

根据新规,今后进出口货物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即可被认定为《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项下原产货物:在中国或者一个东盟成员国完全获得或生产;在中国或者一个东盟成员国完全使用符合该办法规定的原产材料生产;虽然在中国或一个东盟成员国非完全获得或生产,但符合特定要求。

与此前相比,新规对原产货物认定的标准进一步放宽,如规定货物中燃料、能源、催化剂及溶剂,用于测试或者检验货物的设备装置,手套、眼镜、安全设备等中性成分的原产地不予考虑;明确运输期间用于保护货物的包装材料以及容器不影响货物原产地的确定等。

根据管理办法,如果东盟成员国原产货物的最后生产工序在该国境内完成,并且自该国直接运输至中国境内,可以适用《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协定税率。

原产地规则签证操作程序也有所简化。例如,此前如果同一批次进口的东盟成员国原产货物离岸价格不超过200美元,不必提交原产地证书,但需要提供简要声明。按照新规,流动证明今后也免予提交。

近期中国与东盟贸易持续快速增长。据中方统计,今年前7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增长11.3%,在同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中增速最高。目前,东盟已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相关推荐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东盟联络中心在吉隆坡挂牌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东盟联络中心挂牌仪式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区域文化合作伙伴签约大会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本届交流周以“智汇人文、教育共融、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人文纽带作用,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

全球连线|职教出海新模式 “贵匠工坊”创新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

7月24-27日,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省举行。其间,以“职教出海、教随产出”为主题的合作洽谈及经验交流研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