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姜卫红:品牌政策制定应呈现系统化等六个导向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韦郁莹 2019-08-26 12:03:02

新华财经贵阳8月22日电(分析师高敏)8月22-25日,“对话‘黔系列’——2019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走进贵州”系列活动在贵阳举行。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卫红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培训班主题演讲中表示,品牌伴随着人类的经济活动而产生,对于经济健康发展和人类自身升华有着良好的正面导向作用,未来我国品牌政策应呈现出六个导向,即系统化导向、国际化导向、法制化导向、价值化导向、专业化导向、市场化导向。

2姜卫红

22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者、上海品牌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姜卫红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培训班上演讲。(来源:中国图片集团)

“品牌经济是人类经济活动中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逐渐显现的一种经济形态,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可以清晰观察到人类物质文明转型的方向,通过品牌选购能最有效地降低人们选择成本。”姜卫红认为,品牌建设要着力建构高效的行政体系、法律体系、科技研发体系和专业服务体系。

他表示,品牌建设的层次结构分为国家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其中,产业品牌是指居于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处于中观层面的一种品牌形态,是一个产业与其他产业相区别的标志,由一个或数个大企业品牌或特色品牌为龙头,带动相关中小微企业品牌发展。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以及城市品牌特色往往由它们的主要产业品牌形态所体现,是经济发展的支柱。

“新华社品牌工程和贵州合作的‘黔系列’品牌,有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等多种属性,是一个成体系的、多维一体的品牌结构体系。”姜卫红表示,推动“黔系列”品牌发展需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处理好“黔系列”大品牌与旗下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发展关系;二是政府是公共品牌建设者,需提供贵州公共品牌的价值;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大品牌和小品牌的关系;四是处理好政府主导和与第三方合作协作打造的品牌的关系。

新华社与贵州省于2018年5月共同启动“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行动。一年来,双方融情融智、聚心聚力,通过“黔系列”品牌研讨会、“黔系列”预选品牌展示推介会、“黔系列”品牌采风行、中国品牌日“黔系列”品牌推介活动、“黔系列”品牌100强征集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强化“黔系列”品牌深入人心,推动“黔货出山”初见成效。本次活动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和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办。

相关推荐
以文化和科技赋能品牌的全球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12月29日-31日,由品牌联盟(TopBrand Union)和华夏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24第十九届中国品牌领袖年会于广州举行。

美通社与中经社联手 助力企业提升品牌权威影响力

11月15日下午,美通社与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举办媒体开放日活动。美通社与邀约的70余位企业代表一起,走进中经社,围绕行业趋势、企业国内及海外传播痛点等,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有效促进了企业品牌传播与媒体生态的发展。

片仔癀半年度拟分红6.94亿元 积极践行“提质增效重回报”

片仔癀表示,未来,公司将持续维护利润分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综合考虑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平衡业务发展和股东回报,积极提升回报投资者能力和水平,与广大股东共享公司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