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黑龙江煤城:非煤产业激发转型动能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02 16:44:04

新华社哈尔滨9月2日电(记者强勇)远看是一幅山水画,走近了却能感觉到阵阵暖意。宝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建国介绍,画作加入了石墨烯电加热膜,温度最高可达70℃,供暖耗电量远低于传统电暖设备。

这家企业原名宝泰隆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是全国化工企业500强,过去主要从事煤炭开采、炼焦、化工等业务。

2016年企业更名。“在去产能背景下,进军新材料领域是充分研判的结果。”陈建国说。利用当地石墨资源,宝泰隆打造石墨烯高科技生产基地,2018年通过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产品验证,成为国内首批通过认证的两家石墨烯生产企业之一。目前,1000吨石墨烯导电油墨、400吨石墨纸、20吨高浓缩石墨烯分散液等项目投产。

近年来,黑龙江省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鹤岗四大煤城加快培育非煤产业,石墨新材料正是支撑转型的主导产业代表。黑龙江省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全省规模以上石墨企业逾40家,其中四大煤城石墨园区初具规模,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七台河市统一规划石墨新材料产业园区和生物发酵产业园区等,设立4亿元新材料产业发展基金,2018年全市非煤工业增长达14.6%。

鸡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以石墨烯作为基础材料,研制出宝石级人造金刚石,可满足电子、光学等方面应用。企业副总经理王国利说,从矿石选出1吨石墨成本3000元左右,提纯后的高纯石墨产品增值十几倍,一吨约3万元;从高纯石墨到石墨触媒柱继续增值,每吨8万多元;从石墨触媒柱到金刚石,每吨约150万元。

鸡西市委书记张常荣说,2018年全市煤炭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最高时的70%以上,降到41.4%。石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新兴替代产业占比超30%,加快牵动转型发展。

在鹤岗市,2017年开工建设的国信通动力电池、智能手机项目,迄今生产手机200余万部,待项目二三期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上百亿元。清洁能源产业继续增长,上半年,全市规上清洁能源企业发电2.8亿千瓦时,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

发展思路转变还体现在招商引资上,更“择新、择优”。《鸡西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今年出台,重点支持石墨新材料、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深加工等五大优势产业。截至目前,北汽、国投生物、哈工大机器人等一批大的战略投资者相继落户。

相关推荐
创意沙画丨百年口岸绥芬河

位于中东铁路干线终点的绥芬河,因铁路而建、因口岸而兴。如今,绥芬河这座年轻的口岸城市,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全力打造“通道+枢纽+产业”的立体化发展格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金融外汇助力“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

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始终把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为加快黑龙江省对外开放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聚焦“以新促变”

8月3日上午,以“新质生产力:新智造 新消费 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企业家太阳岛年会主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政商学研企等领域的嘉宾共赴“冰城”,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激荡新智慧、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