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科技“加持”:上海已有千余老建筑“可读可听”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09-05 09:34:51

新华社上海9月5日电(记者陈爱平)打开手机扫一扫建筑外墙或周围设置的二维码,该建筑的“前世今生”就跃然于手机屏幕上——游客可以阅读文字,收听音频,观看实景图、视频甚至VR全景导览,以了解建筑的基本信息、历史典故及文化内涵。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4日披露,自2018年上海黄浦、静安、徐汇、长宁、虹口、杨浦六个中心城区率先开展“建筑可阅读”相关活动以来,共计有1298处建筑完成二维码设置,运用二维码扫读、建筑整体识别、位置服务、移动应用等技术,丰富市民游客游览体验。

科技“加持”同时,更多上海老建筑向市民游客敞开大门:目前,六个中心城区老建筑开放总量达到1032处,是去年开放数量的约10倍。今年上半年,这些建筑共接待游客764.63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进一步加大“建筑可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是今年上海旅游节的一大亮点,包括建筑开放、扫码阅读、建筑微旅行、文创市集等四大板块。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上述六区文旅部门推出87条各具特色的建筑微旅行线路,包括黄浦区的精选外滩沿线建筑线路,杨浦区的“百BU穿YANG”城市文化微旅行,长宁区的“邬达克之旅”等建筑加文化路线,徐汇的“名人故居之旅”等近20条线路,静安区的“漫步苏河湾”文化线路以及虹口区的多条红色主题旅游线路等。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于秀芬4日介绍,预计到今年年底,上海六个中心城区还将新增142处开放建筑,开放总量达到1174处;新增237处建筑的二维码设置,总量达到1535处,到明年上半年六区共2180处建筑将完成二维码设置。

相关推荐
财经聚焦|迈向更高能级!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加速建设

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

上半年上海接待外国游客超300万人次 “China Travel”魅力持续提升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接待入境游客超过415.8万人次,同比增长37.6%;其中外国人约为312.1万人次,同比增长53.3%。

科技重塑生产链,新疆棉“丝路出海”

在智慧农业的精准赋能下,万亩棉田实现“荒漠变绿田”的奇迹;通过创新制造深度转化,棉花拓宽应用,延伸产业链;依托丝路物流高效链接,新疆棉花沿着共建“一带一路”销往全球——近日,记者跟随“沿着高速看新疆”采访团,领略了科技支撑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别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