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人民币结算量突破2000亿元

来源:重庆商报 责任编辑:博玉 2019-09-24 15:11:30

为庆祝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暨人民币国际化启动十周年,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和重庆市银行外汇业务与跨境人民币业务自律机制,共同举办“不忘初心再出发”重庆市人民币跨境使用十周年回顾与展望活动。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马天禄介绍了重庆市跨境人民币业务十年来发展成效。据悉,十年来,重庆跨境人民币业务一直走在中西部前列,结算量由2010年的不足10亿元跃升为2018年的923亿元,累计结算量达到8645亿元,年均增速82%,辐射全球126个国家,参与企业超过3500家,覆盖全市37个区县。

截至2019年8月末,重庆与“一带一路”沿线81个国家发生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业务,累计结算量突破2000亿元。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致力于推进辖区人民币跨境使用,在促进辖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开放发展、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推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天禄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将坚持本币优先原则,着力做好政策协同、机构协同、创新协同、风险防范协同,推动辖区跨境人民币业务更好地服务重庆实体经济和金融开放发展。

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等银行机构介绍了在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的有益经验,重庆对外经贸(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鑫源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人民币跨境使用对贸易投资便利性的有效提升进行了交流发言。

新闻背景

以2009年全国第一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为标志,人民币国际化正式启动。

十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定价功能稳步提升。目前,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并不断向国际贸易、跨境投资、国际信贷、储备货币等方向拓展。

重庆从2010年第二批开展试点,全市跨境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助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

全市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结算量由2010年的不足1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年均千亿元,人民币稳居重庆第二大跨境收支货币。从2010年到2019年6月末,重庆市3428家企业累计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8410亿元,覆盖126个国家和地区,结算量位居中西部前列。

相关推荐
国家外汇局出台3方面9条便利化举措支持对外贸易发展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29日对外发布3方面9条政策措施,进一步促进跨境贸易收支便利化,积极支持对外贸易发展。

11月2日—4日 全球渝商大会将在重庆举行

记者10月16日从重庆市工商联获悉,全球渝商大会将于11月2日至11月4日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大会以“渝见新机遇 商聚新重庆”为主题,旨在集聚渝商资源、凝聚渝商智慧、汇聚渝商力量,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献计出力。

全程“一次申报、一次担保、一车直达” 重庆—中亚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顺利首发

10月15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4辆载满电子产品的TIR专用车辆从西永综保区出发,前往哈萨克斯坦。西永综保区在全市率先打通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全流程,正式开行重庆—中亚TIR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