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德国“大象”与“中国制造”共舞展现更多精彩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7-07-03 17:14:00

新华社德国埃希塔尔7月3日电 (记者沈忠浩) 埃希塔尔,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座小城。时值盛夏,绿意正浓,广袤的田野将小城与繁忙的高速公路分割开来,穿行其间的还有缓缓流淌的河水,远处山顶上则是依稀可见的古堡。

田园山水之间,偶有重型卡车从小城北部的一座工厂驶出,长长的车身驮着建筑工地上常见的混凝土泵。工厂大门外,德国国旗与中国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金色的德语字母Putzmeister(普茨迈斯特)镶嵌于厂房的外墙上,工整清晰,引人注目。

这是普茨迈斯特总部所在地,这家公司2012年被中国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收购,自此成为中德制造合作的样板。作为全球混凝土设备行业的技术领军者,拥有近60年历史的普茨迈斯特以“大象”作为企业标识。五年来,德国“大象”与“中国制造”携手共舞,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收获了稳健和共赢。

走进普茨迈斯特总部厂区,只见白色的标准化厂房四处分布,厂区空地上整齐地码放着零部件和半成品。驮着铁家伙的重型卡车或安静地停放在厂区角落,或在工人的操控下支起数十米高的混凝土输送管,如变形金刚正在“舒展筋骨”。

据介绍,普茨迈斯特总部厂区主要进行喷漆和总装,根据全球客户对混凝土泵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生产,秉承“德国制造”的品质。

“三一重工收购普茨迈斯特以来,对德国制造企业的质量意识、前瞻意识以及工作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从中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三一重工副总经理、三一驻普茨迈斯特首席联络官蒋向阳说。

他告诉记者,首席联络官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三一董事会和普茨迈斯特管理团队之间的双向沟通,一方面传达董事会要求,另一方面报告管理团队诉求。他说:“虽然由三一重工控股,但普茨迈斯特品牌和运营一直保持独立。”

一间硕大的厂房里,身穿背带裤的十几名德国工人正对零部件进行喷漆前打磨,手工操作一丝不苟。见到中国访客,他们自然地同记者打招呼,有的还用中文说“你好”。

有工人告诉记者,普茨迈斯特的生产一直按部就班,几乎没有变化。五年来,三一的收购也没有给他们的工作造成影响,正如他们仍旧每天6点上工、下午3点收工那样。

但在普茨迈斯特的管理团队看来,“中国制造”给德国“大象”注入了新鲜血液,增强了“大象”的市场进取心以及努力发展、改善业绩的动力。

普茨迈斯特下属公司高管舒尔茨对记者表示,三一的投资带来了可靠性、连续性和可持续性,将给普茨迈斯特在全球市场上创造更大的成功。

“我们确信三一的投资追求长期的伙伴关系,以及可持续的增长和盈利能力。”舒尔茨说,普茨迈斯特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借助三一的平台,能够更好地将产品投向中国市场,尤其是在中国工业转型升级、日益重视环保的背景下将发挥更好作用。

与此同时,普茨迈斯特的全球化经验和能力,也为三一重工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持。“通过普茨迈斯特这样一个设在欧洲的平台,我们希望把欧洲的前沿技术与三一的发展愿景结合起来。”蒋向阳说。

他特别指出,作为德国老牌工业企业,普茨迈斯特善于对未来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做充分准备,可谓“慢工出细活”。他说,“我们正努力将这点与三一重工的快速执行力结合起来,以求实现快速而稳健的发展。”

近年来,中企对德投资并购增长较快,成为中德制造合作的快车道,不仅有利于中企全球多元化发展,也为德企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渠道,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如今,从埃希塔尔出厂的普茨迈斯特机械已经将“德国制造”与“中国制造”紧密结合在一起,未来将在全球市场开拓更大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德国“大象”与“中国制造”共舞将展现更多精彩。

相关推荐
从积淀中走来:中国装备在全球产业链中展现硬实力

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专访丨“中国制造”飞速发展 品质越来越高——访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

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展会主办方德意志会展公司董事会主席约亨·科克勒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近年来,“中国制造”飞速发展,取得“巨大提升”,品质越来越高。通过汉诺威工博会这一平台,中国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越来越多国际参展商认可。

中联重科德国工厂二期奠基 中德高端制造合作再上新台阶

3月31日,中联重科德国公司研发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奠基仪式在德国瓦尔德劳伯斯海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