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16年赴俄中国游客数量猛增

来源:经济日报 2017-07-05 08:52:03

近年来,中俄旅游合作发展迅速,两国人民对友好邻邦的“串门”不仅符合“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理念,更有利于中俄双边贸易不断提升。

根据俄罗斯联邦旅游署最新数据,2016年,按照团体免签协议入境俄罗斯的中国游客同比增长41%,超过76万人次。其中,有32.5万名中国游客前往俄罗斯边境地区,较2015年增长45%。有19万中国人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旅游,同比增长58%;有4.35万中国人前往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增幅为158%。前往俄罗斯“名片”城市的中国游客也不在少数:48%的中国游客选择前往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北都”圣彼得堡。

中俄旅游往来快速发展有多种原因。首先,中俄互为友好邻邦,前往对方国家旅游行程短、旅费少。中国游客可以从东北进入一江之隔的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感受俄罗斯风情,欣赏俄罗斯自然美景。其次,签证手续大为简化。中俄双方2012年签署团队游互免签证协议。根据协议,两国公民可以通过团队旅游方式免签证前往对方国家旅游,免签证旅游期限不超过15个自然日。目前,中俄双方正在进一步讨论放宽免签待遇的旅游团人数和期限。再次,卢布贬值使赴俄旅游性价比大幅提升,在俄购物对中国游客极具吸引力。最后,欧洲各国暴恐事件不断,美国社会矛盾愈加尖锐,俄罗斯严格的移民、内务法令为外国游客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安全保障等。

目前,中俄旅游合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俄罗斯国内及入境旅游协会会长弗拉基米尔·沙罗夫指出,俄罗斯航运能力在应对中国游客时显得捉襟见肘,目前尚无能够确保运送中国游客的航空公司。中国游客喜欢前往偏远、自然地区游览,需要车龄在5年以内、配备空调的高质量客车,但俄罗斯现有旅游车辆的状况不容乐观。中国旅游团使用中国导游的现象十分普遍,俄罗斯方面希望通过俄罗斯导游帮助中国游客更深入地领略俄罗斯文化的魅力。为解决上述问题,俄罗斯政府不断努力。比如,俄罗斯联邦旅游署与俄罗斯导游和翻译协会于今年4月份至11月份启动汉语导游翻译和汉语讲解员培训项目,培养更多专业中文导游,以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培训对象将学习包括莫斯科建筑风格、人文风俗、宗教历史、游客接待礼仪在内的旅游专业知识。

近年来,“红色旅游”渐成中俄旅游合作新的增长点。2017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旅游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红色”主题旅游产品,期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圣彼得堡市政府今年面向中国游客推出了“涅瓦河畔的城市——革命的摇篮”“彼得格勒二月革命”“中国同志在红色的彼得格勒”和“红军指挥官包其三”等红色旅游线路,并在官方网站上配有中文版旅游指南。此外,“千人自驾赴俄游”活动于7月1日在北京启动,旨在为中俄红色旅游宣传添砖加瓦。

相关推荐
《朱永新文集》俄语版亮相莫斯科 为中俄教育交流搭建桥梁

当地时间4月29日,“俄语版《朱永新文集》新书发布会:暨未来学校理念落地俄罗斯推介发布会”在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为中俄教育交流搭建了更为坚实的桥梁。

以舞见武 中国原创舞剧《咏春》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

由中国深圳歌剧舞剧院创排演出的原创舞剧作品《咏春》4月25日至26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中国功夫与舞蹈融合之美令俄罗斯观众惊叹。

圣彼得堡举办音乐会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25日举办中俄“永恒的怀念”音乐会,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