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窗口行业迎接进博会集中展示“看家本领”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0-16 17:44:24

新华社上海10月16日电(记者王默玲、何欣荣)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入20天倒计时之际,上海多家窗口企业的服务明星、服务团队、特色服务项目等在浦东集中展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浦东新区同期发布了《商圈消费环境评价规范》区级标准。上海力求通过文旅地标、热门餐厅、娱乐商圈等重要窗口行业,为进口博览会提供高品质的服务保障工作。

首届进口博览会期间,多个窗口企业的优质服务也使得它们成为了行业榜样: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主动微笑问好、主动迎送、主动引路开电梯门、主动扶老携幼、主动征求客人意见的“五个主动”服务法;老上海裁缝街地道的“定制服务”让其成为境外客商的热门消费地;上海佛罗伦萨小镇的“浦东机场-小镇”免费穿梭巴士、上海奕欧来奥特莱斯的导购大使服务、百联世纪购物中心的VIP会员沙龙新模式……这些上海窗口行业的服务明星将在今年持续擦亮“上海服务”品牌的同时,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餐饮行业也是上海窗口服务提升中的关键着力点。展示现场,延续传统精益求精的,有南翔小笼的制作技艺、大富贵的食品雕刻、龙须面的制作手法等。紧跟潮流灵活融合科技的,有迎宾机器人和智能传菜运输机器人等。“我们的花生运输机器人已经活跃在不少餐饮企业之中,进博会期间,来到上海的客商很有可能就会由它们‘端茶送水’提供服务。”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道。

餐饮行业食品安全氛围的打造,监管部门也拿出了“看家本领”。上海长宁区就在今年5月至11月中旬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错时监管”的专项行动。与日常监管不同,“错时监管”是执法人员利用工作日晚间及双休日等休息时间,开展执法监管工作,各大商圈、人流量大地区的餐饮经营单位为重点检查区域,不仅在进博会期间,也在更为长效的日常餐饮消费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针对近年来上海大大小小的商圈如雨后春笋般四处崛起,如何保证消费者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享受到标准规范的服务?上海浦东探索发布了《商圈消费环境评价规范》区级标准,率先以标准化手段推进消费环境优化工程,打造“上海购物”品牌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据悉,该标准将在陆家嘴、世博、联洋、金桥等重点商圈开展应用,并计划委托权威第三方机构开展消费环境的质量监测工作,针对测评结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不断改善上海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验度。

相关推荐
从“引进全球”到“链接世界”,在这里见证中国市场开放活力

记者近日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虹桥品汇,体验“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双向奔赴,感受中国市场的开放活力。

经济大省新亮点丨创新引力更是营商磁力——上海持续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超过30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85亿美元。截至目前,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1042家和605家。在国际经贸秩序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的背景下,上海以合作创新引力和营商环境磁力,持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

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施行

《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施行,对便利境内外人员入区出区、便捷行李物品和货物管理等作出明确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