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多部门:到2035年全国主要港口总体达世界一流水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博玉 2019-11-15 15:09:53

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多部门印发《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35年,全国港口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主要港口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个枢纽港口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若干个世界级港口群,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意见》明确,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主要港口绿色、智慧、安全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到2035年,全国港口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主要港口总体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若干个枢纽港口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引领全球港口绿色发展、智慧发展。到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港口,形成若干个世界级港口群,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意见》按照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目标导向、改革创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因港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短板,整治突出问题,着力提高发展质量,提出了六个方面的19项重点任务。

一是着力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针对港口枢纽功能有待强化的问题,《意见》提出了系统优化供给体系、提升港口综合服务功能、以多式联运为重点补齐短板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集装箱、干散货重要港区铁路进港率达到60%以上,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主要由铁路或水路集疏运;到2035年,重要港区基本实现铁路进港全覆盖,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比例显著提升。

二是加快绿色港口建设。针对绿色发展水平不高、部分码头环保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意见》提出了着力强化污染防治、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用能体系、加强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等重点任务。2025年初步形成设施齐备、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体系,港口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明显提升;2035年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水平居于世界前列,主要港口绿色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加快智慧港口建设。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推动港口发展更加注重向创新驱动转变。《意见》提出了建设智能化港口系统、加快智慧物流建设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部分沿海集装箱枢纽港初步形成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港车协同的智能化系统。到2035年,集装箱枢纽港基本建成智能化系统。

四是加快推进开放融合发展。针对港口区域发展不平衡、口岸营商环境有待完善等不足,《意见》提出了积极推动港航协同发展、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重点任务。

五是加快平安港口建设。针对安全基础不牢、一线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重大风险防控有待加强等问题。《意见》提出了着力强化本质安全、着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着力强化安全保障与应急能力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港口安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到2035年,主要港口安全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是推进港口治理体系现代化。《意见》提出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完善法规政策标准、建立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建立港口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先进等五个方面设立了16项指标,发挥指挥棒作用,推动港口发展实现“三个转变”。

为保障有效实施,《意见》明确了三项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地方政府将港口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谋划推进,狠抓任务落实。要因港施策,根据自身特点和功能定位,对标国际同类先进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要科学定位、突出特色,防止贪大求全。

二是加强政策支持,保障项目资金和合理用海、用地需求,增进部门沟通协调,形成推进一流港口建设的合力。

三是营造良好环境,强化舆论宣传和典型引路,加快港口文化建设,积极参与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开展世界一流港口对标和综合评价。

相关推荐
透过港口码头看中国外贸“含新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连云港: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连云港近期举办的“勇挑大梁 冲刺决胜”系列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连云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做好对口援疆工作,在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塑造发展新优势。

数读经济“新信号”:港口“流量”折射外贸新机遇

港口吞吐量是外贸活力的“晴雨表”。面对复杂外部形势,中国港口不断开辟航线、刷新记录,成为稳定外贸基本盘、保障区域经济韧性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