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中外人士热议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9-11-25 15:27:35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申铖)世界银行上月发布报告显示,中国以15个名次的跃升,位列全球营商环境排名第31位。在22日至23日于北京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高级别国际研讨会上,多国工商界、学术界和政府机构代表为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点赞”,并对中国进一步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充满期待和信心。

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营商环境的好坏和变动,企业感知最为敏锐。

“过去一年多,我们在中国建了特斯拉海外第一家工厂,期间我们感受到了中国营商环境的诸多变化以及中国政府对于提升营商环境所做的努力。”在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看来,中国的营商环境不仅有着高效的政务服务、较好的法治环境,还有着对创新的包容和激励。

“乳业是受营商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产业。”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对整个乳业影响积极。

营商环境就是“软实力”。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背后,是中国迈向高质量发展路上持之不懈的改革开放,更是面向未来再出发的机遇和信心所在。

中国财政部部长刘昆表示,近年来,财政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和京沪两市政府,以参与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评估为契机,瞄准全球前沿水平,推进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据中国贸促会会长高燕介绍,为了创建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国贸促会近年来共设立41家营商环境监测中心、127个监测站和1000多个监测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显著。”世界银行中蒙韩局首席经济学家艾卡思表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发展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

中国日本商会会长小野元生称,不少日本企业对明年起正式实施的外商投资法倍加期待,中国出台多项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让更多日本企业家看好中国市场。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虽然中国营商环境持续提升,但相较国际一流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力度。

“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看中小企业能否发展起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要重视世界银行在评估中发现的几个薄弱环节,如信贷、企业破产等,进一步补齐短板。

“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永远在路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建议,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实现简政从“减事”向“减负减支”延伸、放权由“下放”向“放开放活”转变,全面推进放管有机结合,进一步拓展优化服务范围,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公用事业服务水平和社会公共服务质量。

刘昆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推动有关方面以全球最佳为导向,以开放促改革,打造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营商环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施策,以更大的力度、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优化中国营商环境。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财政部、北京市政府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更有活力的中国和全球经济”为主题,搭建平台、交流经验,共同推进营商环境改革。

相关推荐
兰州新区政务大厅10月12日全新亮相 办事更便捷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和群众营造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办事环境,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近日发布公告,将于10月12日(星期日)对政务大厅进行一轮全面的功能布局优化调整。

安徽:“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迈向“好办”“智办”

安徽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推动改革从单一政务服务场景,向内部协同、行业监管等领域延伸拓展。

安徽:“高效办成一件事”从“能办”迈向“好办”“智办”

安徽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推动重点事项从“单点突破”向“系统赋能”转变,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从“能办”向“好办”跨越升级。